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观赏远处绽放的花朵,观察人潮涌动,即便是随意漫步,也能欣赏到树木和湖泊的美景。在这样的环境中,无需深思,大脑得以放松,身体也随之感到轻松自在。这种全新的放松方式在社交平台上被称为“公园20分钟效应”,不少网友表示亲测有效:“再难再累,都去公园待一会儿,别感谢我!”“公园20分钟,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还有更浪漫的,认为这是一场与地球的20分钟约会。
“公园20分钟效应”这一概念自今年春天起开始流行,其起源可追溯至某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即便不进行任何体育活动,只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到户外,人们就能体验到放松的感觉。研究结果表明,仅仅在公园或其他自然环境中度过20分钟,就能显著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
20分钟时间恰到好处。这既足够人们从狭小的工作空间和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中短暂逃离,又不至于因时间过长而显得奢侈。尤其是对于生活在都市快节奏中的人们来说,20分钟的零散时间是容易挤出来的。有人选择在公园发呆放空,有阳光时晒晒阳光浴,没太阳时看看花草树木;有人选择在公园小憩一会儿,不需大张旗鼓,只需带上野餐垫或铺件外套、放个背包,就可以席地而睡;还有人总结了“不结伴、不言语、不间断”三个原则,强调一个人独处才是重点。
享受公园带来的快乐更具性价比。相较于外出旅游、入住民宿、参与健身等其他疗愈方式,免费公园无疑提供了更为经济实惠的选择。近年来,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小巧而精致的绿色空间涌现,例如微型公园和“口袋公园”,它们成为了城市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完美过渡。此外,一些原本需要收费的公园也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这种开门见景、下楼即入园的便利,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免费治愈身心的场所。
创造更多“触手可及的快乐”。所谓的“公园20分钟效应”之所以深入人心,关键在于这种快乐的“易得性”。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留出更多“空白”,在工作和生活圈步行可达的区域,建设更多的公共空间,使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探索城市的美好“开启方式”。
接纳“不快乐”的情绪。“久居樊笼中,复得返自然”。亲近自然乃人的本性。即便作为社会生产的一份子,人亦非机器,有快乐之时,亦有不快乐之刻。若不快乐的情绪无法得到宣泄,不仅会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降低工作效率。
获取情绪价值的途径远不止于“公园20分钟”的短暂时光;它可能是一次散步中偶然瞥见的满树繁花,一杯调配得恰到好处的咖啡,亦或是与朋友们周未的欢聚时光。正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人活着,其实是在体验一种心态,我们应当学会享受与这个世界的每一次约会。”因此,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瓦尔登湖”。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陈桂(宜昌枝江)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