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商路由中国南方向北伸展,穿越茫茫戈壁,然后由东向西,横跨西伯利亚的“泰加林带”,最终抵达沙俄帝国西部。这条商路全长14000多公里,长度超过汉唐盛世的“丝绸之路”——这就是“万里茶道”。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个多世纪以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也成为世界各国人们津津乐道的热议话题。这个经典的“丝绸之路”因此又衍生出“海洋丝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等次生话题,并催生了“瓷器之路”“良马之路”“玉石之路”以及“茶叶之路”等新话题。
人们对这些话题的热议,表现了人们对历史上中国和世界各地(特别是近代以前世界的中心地区——欧亚大陆各地)交往的关注。这些交往形式多种多样,持续时间有短有长,路线千差万别,反映了世界历史的丰富多彩,而在其中商贸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但是如果从经济史的视野出发来看,这些形形色色的“之路”中可以真正称为“商贸大道”却不多。真正贯穿欧亚大陆并发挥重大作用的“商贸大道”,则仅有被称为“万里茶道”的“茶叶之路”。
“茶叶之路”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于茶叶的重要。
著名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将茶称为“绿色黄金,说 :“在世界三大饮料中,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为什么?他解释道:因为“茶是所有饮料中最安全的”。接触茶比较晚的俄罗斯人在认识了茶之后,也对茶的好处赞不绝口。第一个来到广州的俄国人伊·费·克鲁森什特恩(И. Ф. Крузенштерн)说:俄国上层社会享受到了茶的好处,但这不够,要让俄国穷人也能喝得上茶,如果他们习惯了这种健康饮料后就会减少饮用烈性酒,因此俄国政府应当关注这件事,因为它教给我们一种方法来制止过度饮用烈性酒导致的不良后果。一个普通的俄国人如果还没完全变坏的话,他会更愿意在家喝一杯茶,而不是去小酒馆喝烈性酒。
俄国人最早接触茶叶是在1638-1640年。
当时由瓦·季.斯达尔科夫(В.Т. Стадников)和斯·季·涅维洛夫(С. Д. Неверов)率领俄国使团来到了中国西北的蒙古喀尔喀部,喀尔喀汗招待他们喝了茶,并让他们送给俄国沙皇200袋白毫茶。这些俄国人不知道茶是什么,开始还不想接受。1657年,中国康熙皇帝赠送由费·伊·巴伊科夫(Ф·И· Байков)带领的俄国使团3普特茶叶,这是茶叶首次作为官方外交礼物从中国引入俄罗斯,但使团把这些茶叶在北京卖了。
大约在1660年代,在西欧的影响下,俄国宫廷和贵族开始饮茶,所饮的茶叶是荷兰人或葡萄牙人经阿尔汉格尔斯克运来的。自此,茶开始在俄国上层社会中流行起来,俄国政府也派遣商队到中国购买茶叶,运回来的茶叶供宫廷和贵族使用。
到了1706年以后,饮茶之风开始向下扩展,茶叶消费量也逐渐增加,中俄商人可以在恰克图进行直接交易,形成了这条“茶叶之路”。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通过这条路运到俄国的茶叶也不断增加,在1759-1761年,茶叶占俄国从中国进口总值的3.4%,1775-1781年增至15.6%,1792年升到22.4%,1802-1804年更达到44%,到了19世纪中期更超90%。
在在1860年以前,中国茶叶基本上都是通过恰克图进行的,恰克图茶叶贸易也在1824年达至巅峰。这条 “茶叶之路”的大网也越来越大,在俄国境内形成了东、中、西三条干路以及多条支路,覆盖了俄属北亚和中亚主要地区。
在中国境内,则形成了从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的茶产区,经河南、山西、河北、蒙古抵达中俄边境的路网。
因此这条“茶叶之路”实际上是一个从中国南方一直延伸到东欧的波罗的海,覆盖北亚和中亚主要地区的洲际交通大网络,成为欧亚大陆诸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增进彼此的了解、团结、互信。
不仅如此,从经济史的角度出发来看,这条三百年的“茶叶之路”,比起上千年的陆上“丝绸之路”,其贸易总额要多出很多,受惠的人们也多得多。因此在经济史学家的眼中,这是一条更加伟大的洲际商贸大道。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伯重(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编审:陈书华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