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马上就要到了,您安排好自己的出行计划了吗?此前交通运输部研判,今年国庆假期公众出行主要以外出旅游和返乡探亲为主,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9.4亿人次,日均约2.77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0.7%。特别是预计今年国庆期间自驾出行的比例将超过80%,达15.26亿人次。各地文旅又将迎来新一波热潮。消费者对旅游的热情不减,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新特点。热度往往只是短时的“助力器”。如何将“流量”转化成“留量”,将节假日“窗口期”转为一个地区的“四季长红”,这是一道必答题。
找准群众需求“主心轴”,优化游客体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始终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地文旅响应群众呼声,抓住国庆旅游黄金期,“华山论剑”各显神通。安徽合肥体育中心人气歌手演唱会掀起互联网讨论热潮;山东济南环联夜市点亮泉城夜经济;江苏常州淹城聊斋节体验东方神话奇幻之旅……各地花式“整活”开启旅游目的地与游客的“双向奔赴”。坚持群众“点菜”,创新文旅服务和产品“新菜单”,让人民群众体验感“拉满”,激活文化旅游市场的“一池春水”。
聚焦特色文化“基础件”,丰富服务供给。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连续性和代表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从福建泉州体验簪花之美,到河南郑州感受《只有河南》,再到云南贵州品尝特色美食,这类文化旅游的持续火热正是依托当地文化“厚底蕴”,持续创新“文化+”新业态,创新旅游服务新场景,呈现出新时代文旅“春江花月夜”生动图景。在守住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全域旅游新业态、新场景、新亮点。
掌握科学技术”强化器”,打造新的增长点。数字技术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驱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数字故宫、敦煌数字石窟、中国大运河数字平台、腾讯数字长城等数字化和全景化展示平台,既结合现代“科技+”、“智慧+”进行文旅场景创新,将历史文化遗产全面立体的展现在游客面前;又避免文旅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实现旅游资源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积极拥抱数字化,将科技贯穿文旅融合进程中,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性,持续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让更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当前,全国旅游市场供需两旺,持续回暖。各地紧抓节假日“窗口期”,擦亮特色文旅的金字招牌,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出圈”赢得更多流量”,将“流量”转化成更多“留量”,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欣澜(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道)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