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从“文化中国行”追寻熠熠夺目的“历史遗产”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4日17:2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湖北武汉“两江四岸”幻化出流光溢彩的巨幕,近日,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此间拉开帷幕。湖光山色、巍峨挺立、飞檐翘角见证着岁月悠悠,也写意着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让我们从“文化中国行”追寻熠熠夺目的“历史遗址”,从一处景感受时光、聆听过往,主动同频精神力量,真正在对民族文化记忆的深刻回望与致敬中,燃起文化自信、挺立奋斗姿态,在逐梦未来中书写灿烂篇章。

追寻“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历史深处,探源问道,从文化遗产升腾“自信豪情”。“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走进大美中国,从夏都遗址到交河故城,从江苏园博园到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从千年水利都江堰到桂林漓江山水甲天下……移步换景,我们足以洞见历史的浩瀚、感受岁月的吟唱,那是作为文明古国独有的底蕴和魅力万千,更是作为华夏儿女最自豪、最动容的时刻。让我们用心追寻“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历史深处,永远不忘文化之源、历史之源,主动燃起保护之心、传承之心和弘扬之心,带着尊崇感和敬畏感让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脉继续传下去、活起来,真正让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传于世世代代,不断升腾起“自信豪情”。

追寻“初心如磐访旧踪”的奋斗印迹,润物无声,从文化遗产汲取“精神滋养”。“革命声传画舫中,初心如磐访旧踪。”许多文化遗产都镌刻着历史的风霜,特别是一处处红色遗址、革命老区、烈士纪念馆、党史博物馆等,身处其中,哪怕一片瓦、一块砖、一段文字,都能激荡起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都能唤醒我们的奋斗活力。从“半条棉被”到“半部电台”,从“拥军水桶”到“人民推车”,从“一封家书”到“一块门匾”,我们看到的是物、思索的是人、感受的是奔涌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追寻“初心如磐访旧踪”的奋斗印迹,从文化遗址看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永远明白美好生活等不来、靠不来的真理,唯有砥砺前行、奋勇担当,方能让胜利的歌儿唱得更嘹亮、更动人。

追寻“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气象万千,守正创新,从文化遗产同频“发展活力”。“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在“点亮长江”活动中,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首次合影,南京长江大桥与武汉长江大桥同框亮相,一场别开生面的AR创演秀《行吟长江》,更是让无数游客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穿越时间与空间,我们仿佛有了与古人对话的机会、有了与历史拥抱的舞台。让我们一起追寻“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气象万千,既要用心保护好传统文化、历史遗址,更要做到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以多元化的创造、创新性的表达唤醒沉睡的文化遗产,让文明绽放出多样光彩,吸引更多人去了解、去发现、去自觉保护、去传承发展,真正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跟随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千年古韵传千古,文化传承永流传。”一人、一物、一景、一地,中华文明的浩瀚与悠远总让人沉醉流连,让我们从“文化中国行”追寻闪光的历史遗产,深入挖掘更多价值,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力、生命力有效激活、永远沸腾。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唐娇(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