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青春“城”就未来,加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3日22:5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期,2024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青年发展型城市主题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论坛以“发展新动力,城市新活力,青年新担当”为主题,共同探讨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助力全面深化改革之道。与会者认为,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这一主题,搭建城市与青年的对话平台,促进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携手推动城市对青年更友好,共同激励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青年和城市如何“双向奔赴”?在当下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青年不仅是国家的未来,更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何构建一个对青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中更有为的发展环境,已成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提出与实践,正是对这一需求的积极回应。

绘蓝图,激励青年施展才华。“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一个地区的产业规模足够大、实力足够强、平台足够多,自然能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因此,在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把人才当做城市的“贵客”、“座上宾”的同时,还要树立开放的人才观,抢抓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利用“人才飞地”、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博士工作站等人才平台,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为人才栽好梧桐树、搭建好舞台。显然,在吸引人才的过程中,地方要避免“等”的思想出现,要厚植适宜人才成长的沃土,创新引才的方式方法,方能更好地感染人、打动人,让更多人才汇聚。

赋动能,助力青年安居乐业。在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中,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到优化教育环境、提升就业质量,再到丰富文化生活、打造青年友好社区,每一项措施都旨在解决青年的后顾之忧,让青年在城市中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以住房为例,多地政府通过加快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建设,为青年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比如,江苏南京出台35周岁(含)以下的大专学历毕业生只要在南京市缴纳社保即可落户的政策;陕西西安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缓解青年人因“落户难”导致的购房资格受限等潜在压力,从而让城市更加包容、更有温度。这些住房不仅在设计、修建、改造等环节中融入了青春元素,更在价格、位置等方面充分考虑了青年的实际需求,放宽落户政策,为城市留住年轻人创造更多政策保障,有效降低了青年的住房压力。

优服务,营造青年“共情”新空间。青年选择一座城市,往往选择的是发展理念、思路眼界、生活方式,只有站在青年视角来剖析城市、规划城市、改造城市,不断完善改善城市居住空间、优化生活配套服务来满足青年需求、契合青年特点、嵌入青年元素,擦亮青年友好标识,才能让城市更具“青年味”,成为青年首选之城。例如,湖北省2024年十大民生项目清单将“服务青年乐业乐享”纳入其中,明确提出建设100个“青年夜校”基地的目标。以充分满足青年文化需求为目标,团省委聚焦青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多渠道整合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开办“青年夜校”,持续为广大青年提供有趣、有用、有意义的精神大餐。由此可见,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增强城市对青年人的吸引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同样不可忽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构建一个让青年与城市共成长、共繁荣的美好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丁新芳(钟祥市委网信办)

责编:郑傲兰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