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发扬长江文化的精髓,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1日17:0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自9月14日在武汉启航,将于11月4日晚在宜昌绚烂落幕,通过“学术长江”“点亮长江”“相约长江” “锦绣长江”“映像长江”“新象长江”“灵动长江”“书香长江”“遇见长江”“唯见长江”等文化大餐,充分挖掘了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力传承弘扬了长江文化。

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支主体文化。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从青藏高原源起,穿越中国十一个省市,波涛汹涌,披波斩浪,汇百川入海。长江从远古走来、是中华民文明的发祥地,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荆楚大地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长江承载着几千年源源不断的中华文化并不断注入新质。长江孕育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江承载着革命文化,长江发扬光大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长江文化的精髓。长江文化艺术季在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国人民认真学习“二十大三中全会公报”精神的时候举行,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长江孕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并传承着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文化根脉。长江文化包括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这三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文明的组成部分。

巴蜀文化绵长久远。三星堆文化、成都文化、巴渝文化、蜀汉文化熠熠生辉。三星堆文化神秘而灿烂,三星堆的发现将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以上。使得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加悠久,更加底蕴深厚。三国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和兵家文化的融合,呈现出既有忠君报国、“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内涵,又有从容应对战争残酷状态、具有高超的战争水平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诸葛亮“心系天下、兼济苍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忠义智慧精神象征。巴渝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殷周时期,生活在长江上游巴山渝水的先民便以勇猛强悍和歌舞著称,就是在参战时,也“歌舞以凌殷人”。蜀汉文化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湖北,关公忠义故事也发生在湖北,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交融交汇,三国文化也延伸到吴越,吴国文化精励图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文脉。

荆楚文化浪漫辉煌。荆楚文化包括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等。为中华民族文化奉献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和和精神财富。

炎帝神农文化是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荆楚大地的神农架,炎帝带领荆楚大地的原始氏族先民,“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辟市场;治麻为布,制作衣裳;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弦木为弧,剡木为矢;耕而作陶,冶制斤斧;建屋造房,台榭而居”,他带领先民开创中华文化的火文化、农耕文化、医药文化、原始艺术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炎帝神农文化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中华文明的发轫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准备了最初的物质文化基础。

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灿烂辉煌,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屈原开创的楚辞,与其他楚文化精华一起,构筑起瑰丽奇异的楚地文明。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炉火纯青的青铜器、流光溢彩的漆器、美妙绝伦的丝织刺绣品美绝天下,古朴粗矿的编钟乐舞、绮丽绚烂楚辞赋赋、崇尚自然的老壮哲学、恢诡谲怪的美术风格,构成了楚文化丰厚的内涵。伟大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创作了《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作品。创立了“楚辞”开辟了“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这些诗篇充满了爱国主义力量、意象高洁、想象丰富,志存高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高尚精神。

湖北长江段是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发生和三国人物活动的最主要地域。刘备有借无还的荆州、诸葛亮火烧曹营的赤壁、刘备三顾茅庐的襄阳古隆中、张飞断桥断水的当阳长坂坡、吴王孙权定都的武昌(今鄂州)……《三国演义》中有七十二回的故事都发生在湖北长江段,构成三国文化的主要内涵。湖北还有丰厚的巴土文化。长江支流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勇敢善良。其独特风俗习惯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湖北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这里的土家族和汉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文化相融、命运与共,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家园。

吴越文化精致典雅,是长江中下游的的文化类型。吴越文化是“吴文化”和“越文化”的合称,两者都源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吴越都居于长江下游。吴、越文化漫长历史发展中彼此交流交融,逐渐形成吴越文化。早期吴越民众以尚武逞勇为风气,晋室南渡(即永嘉南渡)后士族文化的特质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注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 开始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精致典雅的代表。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的精神体现。

长江承载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长江是承载革命文化的重要区域,长江具备丰厚的红色基因。长江流域的的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都是红色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地,长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内涵。革命文化在长江流域孕育,毛泽东出生在长江之流的湘江流域得浏阳河畔,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出生在长江流域,他们是革命文化的领袖、是红色文化的种子,他们沿着长江走向全中国,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全国各地。

1921年7月, 在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很多重要的革命运动都在长江沿线开展,武汉的“二七大罢工”、江西萍乡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洪湖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很多重要的会议也在长江沿线的城市召开, 比如在武汉召开的“八七会议”,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红色文学经典有大量第描写长江流域的革命斗争历史故事、描写革命文化的作品。我们在毛泽东著名的诗词《菩萨蛮 黄鹤楼》中看到了当时烟雨莽苍苍的长江,寓意大革命失败前夕的中国形象。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的毛泽东,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他信念坚,心中已有关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宏图。诗词下阙从苍凉变得激昂,显现出毛泽东作百折不挠、险恶不惧的革命家的品格,从而呈现出“心潮逐浪高”的革命家的豪情。我们在红色经典电影《风暴》中,看到武汉江岸的中共党员林祥谦和施洋带领工人群众发动“二七“大罢工,与反动统治阶级进行坚决斗争,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我们在红色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看到洪湖的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武装起来和反动统治阶级英勇斗争,看到韩英在牢房中无比英勇地唱着“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党,洒尽鲜血心欢畅”。我们在红色经典小说《红岩》中,看到革命先烈许云峰、江姐在重庆江南江北从事党的地下斗争,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中保守党的秘密,为革命英勇牺牲。革命文化包含不畏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包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长江承载着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弘扬革命文化。

长江发扬光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长江文化在发扬光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6年6月,毛泽东从长沙到武汉。面对中国人民进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描写新中国的长江。毛泽东主席乘船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工地并详细听取建设汇报,非常激动,写下了:“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下阕中,诗人毛泽东将目光看向武汉上游,对三峡水利工程做了远景规划 。毛泽东在这里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将心中关于三峡过程的宏伟蓝图描写出来, 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 改造大自然为人民造福的远景描写出来。当时“天堑变通途”已是现实,而毛泽东当时规划的远景“高峡出平湖”当今也成为了现实。这是毛泽东用诗歌方式展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未来的,面向现代化的文化,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文学典范。

2018年4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从宜昌前往荆州。在荆州港码头登上轮船,顺江而下,考察长江。船行4个小时,抵达石首港。随后,他又驱车一个多小时,深入到长江湖南岳阳段考察,调查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落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水的关系很重要。世界几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人离不开水,但水患又是人类的心腹大患。人类在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的进程中不断进步。和谐是共处平衡的表现,但达成和谐需要有很多斗争。中华民族正是在同自然灾害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总书记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长江沿线的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 发扬光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修复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母亲母亲河。采取十年禁渔、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等措施保护长江的生态;将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形成的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实现长江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如今的长江“水清岸绿,江豚逐浪”,如今的湖北成为长江文化新格局的先行之地。

当下的长江文化艺术,要弘扬光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是新时代长江文化艺术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首届长江文化艺术节的“赓续长江文脉 共创时代华章”的初心所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彬(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