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爱上民族风,昂扬传统文化精气神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9日22:1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一则“民族风”校服的短视频火了,小学生们化身为模特,展示着具有浓郁蒙古族元素的校服,让不少网友们觉得这类校服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民族特色。融入生活的“民族风”已经成为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使得更多人欣赏到各民族优秀文化。

“民族风”校服是校服界中的一种创新,也是将“民族风”融入生活的一种诠释。生活中的“民族风”越来越常见,大众对于民族元素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就拿穿衣来说,以往都流行身着欧美时尚单品,如今,街头上的汉服和马面裙等等才最时髦。“古城”中的“民族风”旅拍得到不少旅客的青睐,日常的服装也属民族风穿搭才最为吸睛。在生活中,“民族风”也吹到了各个生活用品上。在宜昌五峰国际大酒店内的特产小铺里,有多种样式的帆布包,有的是手工编织,有的是画着土家小伙和土家姑娘,还有一种则更明显了,一看便知是土家特色的西兰卡普……生活中除了布袋、披肩、围巾这种极易搭配“民族风”的物件,就连锅碗瓢盆也可以“民族风”十足,“民族风”与生活相融得越多,也越是说明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已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了。

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在生活中的不断创新,源于大家对民族文化的不懈传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坚决做好的事情,传承民族文化更是每一位龙的传人的光荣使命。近年来,“非遗”成为了网络热词,许多“非遗技艺”正在慢慢扩大传承范围。央视播出的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圈了不少年轻粉丝,让年轻人在节目中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时间的流转仍然充满着无限的魅力。如今,大多数人听到“非遗”二字时便眼前一亮,对“非遗”充满着好奇。“非遗”也走近各处,有“非遗进校园”“非遗进高铁”“非遗进社区”等等,让学生、居民们感受着文化的魅力。属于我们这一代年轻宜昌人的记忆,一定有一处属于校园大课间的巴山舞,到现在刷到小视频里的巴山舞,在一瞬间回忆起学生时代的同时,还能感觉自己的“舞魂”燃起来了,听见音乐便能跳上一两段。

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民族风”,“民族风”的受捧离不开既用心又用情的传承与推广。当前,湖北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可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没有因城镇化而落下脚步,反而是在城中举办的一些活动让众多在以往易被忽视的技艺重现。民族文化的推广是多种多样的,多维度、多角度的文化推广活动便是一个优秀的载体与平台,让群众也参与到文艺创作与文化推广的工作中来。例如,刚刚闭幕的长江文化艺术季,一句“唯见长江”便能使人充分感知到长江文化深厚的内涵与无限的活力。也不止是大型的文化艺术推广活动,正如“民族风”融入生活一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也与生活紧密相连。比如在贵州榕江的“村超”,看足球赛的同时能观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节目,把西藏、内蒙古、河南、贵州等地的群众聚到一起,看似一场“村超”,实则也成了文化推广与展示的平台。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刮起的一阵阵“民族风”,是将文化自信吹进了全民族的心扉,让龙的传人们用无比昂扬向上和积极的精神风貌共同担当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新风尚。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廖玮雯(远安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