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地评线】东湖评论:向“新”而行,产业工人驶入建设发展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2日15:0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产业工人队伍迎来了建设的新篇章。这份《意见》不仅为产业工人队伍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全面规划、具体的发展路径和支持,为基层一线的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它为实现产业工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了广阔平台,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广大基层工作者,标志着产业工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同筑梦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新征程的“筑梦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产业工人,作为国家建设的坚实基石和创新战略的中坚力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国家梦想的筑造者。产业工人身处基层一线,承载着推动社会前行、实现国家宏图的崇高使命,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明晰的价值追求。要深化政治理论修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提升自我,增强政治意识。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掌握最新政策,提高政治洞察力。强化法律意识,恪守职业道德,坚守诚信,敬业奉献,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三观,认识个人与国家发展的联系,将个人成长与国家进步紧密结合。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度,发扬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民主,为实现个人价值、企业愿景和国家梦想而不懈努力。

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意见》中提出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并设定了到2035年培养造就一大批大国工匠、省级工匠、市级工匠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为产业工人的成长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中国葛洲坝机电公司白鹤滩机电项目部桥机班班长梅琳,扎根起重作业26年,吊装千吨不差毫厘,从桥机操作室走上大国工匠领奖台,给产业工人极大的认可与鼓舞。目前,湖北省技能人才总量达959万人,高技能人才达293万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弘扬伟大的工匠精神,锤炼强国之技。以优秀工匠为楷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练就真本领,力争成为具备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产业技术人才。热爱本职工作,深入钻研,精益求精,以专注和执着的态度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创造出卓越成就,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岗位能手、行家里手,实现人生出彩。

勇于开拓创新,善做新天地的“开辟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髓,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当今,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更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步。身处基层一线,同样需要有科学思维,更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寻求突破,通过小改小革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复杂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不断演变的工作环境,发挥潜力和创造力,在新的发展天地贡献智慧和力量。湖北省总工会每年组织开展“工友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激发了产业工人的创新活力,促进了产业工人整体素质与技能的提升。

在新征程上,让我们怀揣梦想,珍惜时光,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共同铸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辉煌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姚瑞华(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