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鄂州鄂城区古楼街道镜园社区内,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悄然上演。一声稚嫩的呼救打破聚福广场小区的宁静:“妈妈,你在哪里!快来救我……”四楼窗外,一名4岁男童半个身子悬空,小手紧抓窗沿,随时可能掉下去。邵国富,一位56岁的楼栋长,本是下楼探望母亲,却意外成为这场生死救援的主角。男童命悬一线,邻里间自发形成救援队,呼唤着孩子,并稳定他的情绪。邵国富与几位热心街坊火速冲上六楼,面对紧锁的大门,邵国富不顾个人安危,硬生生掰断窗户锁芯,一跃而入,如同英雄降临,稳稳接住了摇摇欲坠的孩子,将其紧紧拥入怀中。孩子安全回到母亲怀抱,母子相拥而泣。邵国富只是淡淡一笑:“楼上楼下,街坊邻居相互帮助,理所当然。”
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城市冷漠症”一词不时被提及,让人不禁对社会的温情互助产生忧虑。然而,鄂城区镜园社区发生的这一幕,却如同一股暖流,融化了无数人的内心。是街坊邻居的见义勇为共同编织了一张生命的安全网,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邵国富和邻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老智慧,他们的勇敢与无私,是对“城市冷漠症”最有力的反驳,更能唤醒社会对于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的重新认识与珍视。
“和得邻里好,犹如拾片宝”。社区作为连接居民与政府的重要桥梁,承担着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重任,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搭建工作机制、完善有关设施,为居民提供一个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若干措施》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利用农村地区闲置的校舍、厂房、村部等资源,开展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十堰市幸福顾家邻里中心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养老综合体、老年大学,推出“日间托老”服务,增加托儿所、“四点半学校”等儿童活动场所,打造区域性幸福食堂,新建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舞蹈室等功能室,着力服务一老一小。再譬如,武汉市部分社区在邻里间形成结对帮扶机制,定期检查独居老人的居家环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共同为独居老人撑起一张坚固的安全网;鄂州西山街道梁新屋村“绿色阳光”志愿服务队、“大兵”助老志愿服务队开展系列活动,让村民们感受到邻里一家亲的和谐氛围。同时,加大对邻里互助事例的宣传力度,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社会共鸣,引导更多人参与到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行动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城市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更应是人文关怀的港湾。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在紧急时刻相互依靠、在平凡日子里相互关怀的邻里关系。这样的关系,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作为城市的一员,每个人都应主动迈出第一步,打破沉默,与邻居建立良好联系。无论是简单的问候,还是偶尔的分享,都能为邻里关系注入温暖。比如荆楚楷模“钥匙姑娘”于文英,接过钥匙更担起“托付”,用自己的小服务温暖社区大人心。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社会关系是差序格局的,正如一颗石子投入水中,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差序格局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层次性和动态性。“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在差序格局编织的社会经纬里,每一份来自邻里的温情与援手,都如同春日里不经意间绽放的桃花,绚烂而珍贵。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建设和谐社会,人人参与、人人建设,我们的城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余思妍(鄂州市鄂城区花湖镇)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