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乡村好声音,都到“碗”里来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21:3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彝族跳菜、白族唢呐、三弦弹唱……最近,一场“人人都能整活”的“快手乡村超级碗-云南站”总决赛巅峰之夜在大理举办,并在快手同步直播。经过前期3场村碗晋级赛的PK,12位村民代表站到了决赛舞台上,秀歌技拼才艺,让线上线下的观众感受到了当地传统音乐与民族乐器的魅力。整场直播共吸引超4700万人次观看。

既然叫“超级碗”,那么就必然是“海纳百川”:大理当地的非遗手艺人、学生、村民……站在乡村超级碗的舞台上,他们通过音乐表达着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据悉,快手乡村超级碗作为展示乡村民俗文化和乡村娱乐的村系列IP之一,自2023年推出以来,先后在贵州、铁岭、乐陵成功举办,共获得164.9亿次围观,引爆50余次站内外热搜。

在蒸蒸日上的发展语境之中,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把握住了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关键要素”,就此激发出了自己的振兴活力。那么,“文艺+乡村”能带来什么?”这个问题,有人正用行动来作答。快手乡村超级碗就立足乡村娱乐文化生活,通过村与村之间的音乐竞技,把散落在山川江河的乡村好声音搬上舞台,将流行音乐与民族歌曲相结合,唱响属于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民族自信。

在以“村”为级别的文艺舞台上,我们也有谈论非遗文化的底气。对于力求以信息技术来传播非遗文化的短视频平台而言,乡村超级碗既是重大机遇,更是有益尝试。舞台上,“南涧彝族跳菜”这一国家非遗项目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一种融合了舞蹈、音乐的上菜礼仪,也是南涧彝族人民款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举手投足都是传神的瞬间,动静皆宜都是向往的文化——弦歌不辍的非遗文化从来不是故纸堆里的书写,而是在你我身边的精彩演绎。

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泯然众人矣”。有人认为现代传播和非遗文化总有一道看不见的沟壑,而乡村超级碗却能将两者深度融合起来——第四代白族唢呐非遗传承人杨灼林,用一首《节日的欢歌》吹出了一派欢腾;白族调非遗传承人李顺香、大理三弦非遗产传承人张群友也在决赛现场亮相。出圈又吸睛,非遗文化通过乡村超级碗而被更多人看见,这给诸多短视频平台提供了关于“流量与能量”的破题之义。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乡村超级碗把这句话予以了极佳的诠释。一首《彩云之南》开口就把人带到了苍山洱海;葫芦丝演奏《竹林深处》声声扣人心弦;三弦弹唱出了年轻男女们的《相思》……因为多民族聚居,让云南有着“十里不同俗”的特点,这其中所蕴藏多元丰富的民族文化性,在村碗巅峰夜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历史的凝聚,也来自于创新的叙事。在乡村超级碗上,我们还看到@爆走清、@林树豪、@王云宏带来的《卖菠萝》《打歌妹》《佤写不来情歌》等歌曲串烧,在云南传统打歌的基础上,融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民族韵律和流行音乐的搭配,破除了受众与艺术之间的壁垒,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云南民族文化“路转粉”之余,也尝试了“流行与传统”的“渐入佳境”。

从贵州到铁岭,从乐陵到大理,数据层面显示,快手乡村超级碗在活动举办期间频频登上站内热榜,百亿级别的曝光不仅充分展示了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将村里的声音通过平台传递到了更远的地方,也帮助乡村创作者获得了快速成长。从“乡村一隅”走向“大千世界”,乡村好声音的出圈远不止“看上去很美”,更有背后无数人的守正与创新。就这一点来说,乡村超级碗无疑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打开方式。

乡村好声音,都到“碗”里来。正是在一个个年轻人的“想唱就唱”中,我们看见了民族文化在这里的拾光前行。广袤且美丽的乡村,从来不缺少浓厚的文艺氛围,它迫切需要的是更多人能主动展示自己,用乡村振兴的力量推动文化传承“一池春水”,继而去打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在快手乡村超级碗发掘当代乡村的青春活力与创新精神之中,我们携手一起、踏歌而行,去助力乡村振兴、去发现美好生活。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挚

责编:范天汝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