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科技竞争不断加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完善资金链、提升人才链,促进“四链”深度融合,已成为江夏提升科创整体效能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如何用全局视野、系统思维,做好“四链”深度融合?答案就在一个“融”字。
强化创新链,激活“动力源”,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江夏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关键靠创新。江夏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上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湖北江夏实验室、湖北天勤鑫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围绕产业需求推进药物研发、基因编辑等核心技术攻关,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已经占据先机。
完善产业链,夯实“压舱石”,科创能力最终要反映在产业兴旺上。科创成果产业化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被江夏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负责人描述为“魔鬼之河、死亡之谷、达尔文海”,但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江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时提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目前江夏区已形成“一个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一个省级开发区+六个街道产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在抢占新兴产业发展赛道上已经赢得主动,势必将进入一个新兴产业裂变式、爆发式发展的新时期。
完善资金链,做实“放大器”。高科技产业的特征是资本高度密集,没有充足资金保障,就不能奢谈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同时资本获取收益也需要借助科技力量,因此必须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江夏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通过与国药集团、宏泰集团、复星、高瓴资本、国投创业等资本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本地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一揽子综合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真正让资金成为了“四链”融合的源头活水。
提升人才链,筑牢“硬支撑”。人才是串联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核心要素。“四链”融合越向纵深推进,就越需要人才资源协同整合。“驳岸春潮涌,黄鹤又复还”,这是江夏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大厅上悬挂的一句诗,也是当前江夏人才汇聚局面的生动写照。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发展需求,江夏以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为抓手,通过“以赛代评”等方式大力发掘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初步搭建了“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技术经理人”的科创产业“全人才链”,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全流程的人才支撑。
“四链”融合的实质在于形成可持续的科创生态,核心是为了加强科技创新中的互联互通,根本目标是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翀(湖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武汉大学党的建设专业博士、江夏“一示范四先行”调研组成员)
责编:何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