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重点任务推进会在汉召开,会议着重指出要深入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推动全省基层治理效能整体提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筑牢坚实支撑。这一问题主要源于基层能力、资源与任务、责任的不匹配,导致基层负担过重。要解决此问题,需树立大抓基层的导向,通过“壮马”“轻车”“畅路”三招为基层减负、赋能、增效,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坚持重心下移,持续为基层蓄势赋能,让“小马”更“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当前,基层事务繁杂,但部分地方存在人少事多、责大权小问题,使“小马”变“瘦”。解决此问题需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譬如,推动力量下沉,深化“双报到、双报告”制度,让在职党员干部下沉,发挥所长;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推动编制向街道倾斜,优化周转池管理,规范编制使用;清理清退不合理借调人员,完善借调备案管理制度。推动权力下放,为乡镇(街道)扩权赋能,保障其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重大决策权和建议权等落实,制定对延伸派驻机构人员相关权力的落实办法。推动平台下延,建设并利用好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改变基层报表负担状况。
坚持权责匹配,真正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大车”更“轻”。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执行者和领跑者。当前,部分部门以属地管理之名让基层签责任状、转嫁责任,使基层干部身心俱疲,产生“不做不错”误区,导致政令不畅。要让干部主动担当,需推动权责、能责适配。譬如,厘清权责边界,机构编制部门指导乡镇(街道)梳理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明晰权责关系,社会工作部门动态调整社区工作事务清单,明确依据、范围、流程,建立准入制度。整治形式主义,树立正确政绩观,转变作风,解脱干部。如落实精文减会、精简考核,化解“指尖负担”,整治违规加挂牌子、出具证明等问题。规范精准问责,完善基层治理监督与问责办法,以法定职责为依据,避免问责滥化、问责基层为主的情况。
坚持共同缔造,着力为基层汇聚合力,让“车道”更“畅”。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重要命题。乡镇(街道)、村(社区)虽是工作落脚点,但力量有限,基层治理问题单靠自身难以解决,需巧用共同缔造之“针”,织密组织架构网,凝聚各方力量,绘就基层共治新图景。建强党建引领型自治组织,推动党组织工作“纵向到底”,在基层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配强相关负责人,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同时建立群众自管组织,完善工作机制,引导居民自我管理与服务。建强群团带动型社会组织,推动联系群众“横向到边”,发挥群团组织带动作用,将触角延伸至基层,围绕群众兴趣和价值追求,培育多种类型社会组织,让群众融入组织。建强合作联盟型经济组织,强化群众利益联结。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盘活资源资产,带动村民致富;城市以商圈和楼宇为单位建立商户联盟,通过共享资源、开展活动,实现互利。
基层治理成效直接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更是一场不容松懈的持久战。只有持续发力,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发展动能,才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筑牢国家发展的根基,展现基层治理的蓬勃活力,推动社会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魏思亮(宜昌西陵)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