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工BA”落下帷幕,追求极致永不止步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7日15:36 来源: 荆楚网

2个月赛程、22支“工队”、300名篮球运动员、14轮122场激烈角逐……鄂州这座古铜镜之乡、千年历史古都,在实现空港新城、蓄势腾飞的蝶变之后,又因为一场场“工BA”赛事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工BA”赛事虽已落幕,但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依然回荡在球场上空,成为激励劳动者不断前行的永恒力量。

穿上工服是“岗位能手”,换上球服是“篮球战神”。以工人、工厂、工地纯“工”字号为特色的鄂州“工BA”参赛球队中,既有鄂城钢铁、鄂州球团矿等钢城产业队,也有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等基建项目队,还有鄂州市城控集团、湖北国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队,体现出赛事主办方对于“工”字主题的一以贯之。比赛中,队员们每一次投篮、突破、防守时的全力以赴,每一回鼓掌、呐喊、欢呼时的人潮沸腾,都是个人意志和团队协作的集合,展现了新时代工人群体昂扬向上、奋进勃发的精神斗志。

此次“工BA”除了扣人心弦、精彩纷呈的赛事之外,大赛的奖牌设计也是亮点十足。它以鄂州古铜镜中的日光镜为原型,融入本土元素,当用强光照射在镜面时,镜背的花纹就会出现“鄂州市第二届‘工BA’冠军”的字样。而要得到这样的实物奖牌,需要经过泥塑模型、烧制母模、翻制泥范、合金融化、打磨抛光等数十道工序,由此也诞生了“模范”一词。将饱含着鄂州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铜镜融入现实版的“工BA”奖牌中,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更是工匠精神的现实延续,能够给予劳动者更大的鼓舞。

不管是在球场,还是在职场,工匠精神都需要追求极致、超越自我,这是一条孤独且单调的长途旅行,每一个苦心求索之人,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和淬炼。近日,鄂州市举办“工友杯”第三届“鄂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决赛,24名选手亮剑过招,角逐“最佳绝活奖”,他们之中有第四代武昌鱼传承人施建军,现场展示武昌鱼烹饪手法;有楚丘陈派烙画第四代传人陈敬头,手持火笔、烙痕成画......这些平凡的劳动者就来自我们身边,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用一流的心性锻造一流的技艺,用一流的技艺成就一流的绝活。

年轻一代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扎下工匠精神的种子,用心呵护和培养,要始终坚信,每一份坚持都不会白费,每一份付出都不会辜负,只有把汗水写进青春,用双手成就梦想,才能结出不甘平庸、不负光阴的累累硕果。

以赛为媒,以赛促进。用好用活独具魅力的“工BA”文化,这既是顺应劳动者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期盼,也是塑造城市外部形象的有效路径。让我们携起手来,推动“工”与“工”合作,“厂”与“厂”相约,擦亮“工BA”品牌,点燃群众体育激情,传承工匠文化基因,让吴王古都鄂州出圈出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谨(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