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北极”黑龙江漠河的最北滑雪场以崭新姿态开门纳客,“中国雪都”新疆阿勒泰的宾馆预订量呈井喷式增长,内蒙古呼伦贝尔紧锣密鼓筹备全国大众冰雪季,寒冬之下的华夏大地,正涌动着炽热的“冰雪活力”,潜藏其间的“冰雪商机”也如春笋破土,节节攀升。冰雪,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厚礼,承载着撬动经济腾飞的磅礴伟力,若开发利用得当,必将完成从“冷资源”到“热动能”的惊艳嬗变,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引擎。
夯实设施建设,筑牢冰雪根基。基础设施堪称冰雪经济这座高楼大厦的“坚实地基”。回首过往数年,各地各部门深谙此理,不惜斥巨资、投巨力夯实根基。吉林松花湖度假区,连年扩建,不断书写新的篇章,雪道数量从64条稳步拓展至74条,面积新增超30公顷,索道纵横交错、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软硬件的双重升级,使其接待人次、营业收入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旺季时日均可迎来数千游客,收入相较往昔同比增长超两成,亮眼数据见证成长轨迹。再看河北崇礼,搭乘冬奥东风扶摇直上,七大滑雪场呈扇形铺展,百余家酒店与民宿鳞次栉比,床位数量逾3万张,雪道纵横超160条,曾经的“塞外山城”成功蝶变,跻身国际高端冰雪旅游目的地之列,吸引国内外游客穿梭往来。交通网络加密织就、食宿产业蓬勃兴旺,串联起稳固且多元的经济增长链条,托举区域经济迈向新高度。
深挖产业融合,拓宽盈利路径。多元融合恰似一把把钥匙,解锁冰雪经济的“财富密码”,拓宽增收致富康庄道。在冰雪旅游的壮阔版图上,文旅部权威数据彰显蓬勃大势,上一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人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超30%、50%,东北雪乡便是其中闪耀明珠,日均游客量数以万计,旅游收入轻松破亿元大关。产业融合浪潮里,跨界协同屡绽新花。冰雪与民俗的激情碰撞,新疆禾木村传统马拉爬犁穿梭雪野,民俗家访传递质朴温情,每户年均增收数万,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冰雪邂逅康养,长白山温泉氤氲水汽与冰雪相映成趣,“冰火两重天”独特体验惹得游客心驰神往。更有冰雪装备制造业强势崛起,国产滑雪板、造雪机等崭露头角,以黑龙江某知名企业为例,其生产的高端滑雪板凭借过硬品质,斩获国内近10%市场份额,还漂洋过海远销欧美,产品附加值持续攀升,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为经济多元增长再添强劲助力。
创新营销推广,叫响冰雪品牌。有力有效的营销推广,宛如高悬的劲风满帆,助推冰雪经济破浪远航。各地搭乘新媒体快车,妙招频出。黑龙江文旅厅精心打造了“冰雪之冠”系列短视频,镜头聚焦绝美雾凇、磅礴雪场,播放量如火箭蹿升,轻松破亿,海量网友循迹而来;“打卡阿勒泰”这一话题在全网掀起热潮,网红亲身探店、达人实时直播,小众雪场一朝成名天下知。赛事营销同样效果显著,国际雪联赛事落地崇礼,顶级选手竞速、绝技频现,观赛游客蜂拥而至,周边酒店一房难求,入住率飙升超90%。哈尔滨冰雪节年年如约而至,冰雕玉砌、华灯璀璨,每年吸引游客量以千万计,综合收入逾百亿元,铸就冰雪节庆传奇,“冰雪之城”声名远播,磁吸效应持续释放,汇聚人潮、财流。
冰雪资源恰似一座沉睡的富矿,正等待深度挖掘、高效利用。凭借扎实设施筑牢根基,深挖融合路径广辟财路,创新宣传推广扬起品牌之帆,锲而不舍地将冰雪“冷资源”雕琢成经济“热动能”,激活全域发展的“一池春水”。展望未来,冰天雪地必将在经济舞台持续闪耀,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活力,助力东方巨轮行稳致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