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湖北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第六届“湖北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名单出炉,江夏区乌龙泉街道办事处报送的《打造膏药文化IP,江夏膏药铺湾蹚出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富路》从报名的300余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共同缔造典型案例。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立足山水资源禀赋,发挥“鄂之明珠,楚天首县”的地域优势,充分吸引能人回乡,共同携手,让山水的“高颜值”转化为文旅产业的“高价值”。
“谁挥巨毫泼丹青?画出夏水山江清”。江夏的山水之美,美在诗文里,美在汤逊湖、梁子湖里,更美在八方来客心田里。江夏靠山,山里孕育出江夏人民的朴实憨厚,智慧勇敢。江夏临水,江水哺育出江夏儿女的清水芙蓉,荆楚文化蕴意悠长山水自然天成,发展后天打拼,纯朴勤劳的江夏人民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以“宏大格局”“高超智慧”,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让江夏山水成为百姓致富“密码”。近年来,江夏积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不断深耕旅游产业链,加强提高了旅游服务品质,打造了“矿谷画廊、田园胜境”灵山矿山公园,“世外桃源”小朱湾、“田园追梦”茗泉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春皮海湾等系列诗画田园景点,以政府引导,“生态立区”为导向,企业联掘联带,带动周边,不断扩大旅游辐射半径,促进区域生态旅游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全力推进区域旅游产业高品质发展。
江夏历史悠久灿烂,是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发源地。当前,越是原生态的文化越显难能可贵。黄氏大宗祠坐落江夏五里界,见证了华夏忠义精神;曹操赤叽山伐东吴,横槊赋诗,作旷世绝唱《短歌行》;李白在江夏郡与友人送别,留下《江夏行》名篇;明代槐山矶驳岸缆石撑起码头文化的明天;谭鑫培戏楼精彩演绎京剧誉美江夏发源地......文化在江夏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近年来,江夏首次创新推出诸如《京韵江夏》等一大批融入时代的精品佳作,使其引领时代行业潮流,成为宣传江夏、展现江夏的载体,成为区域旅游最靓丽的文化名片。江夏先后获得全国“京剧之乡”“善孝之乡”“忠义之乡”“柑橘之乡”“摄影之乡”等称号,如今,全区正在大力实施文化名区战略工程,提炼文化遗产元素,努力让民族文化阳光普照如微风细雨润泽滋养江夏大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直以来,江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譬如,在产业上,围绕清洁能源、绿色新材料、文化旅游大健康,不断建强建壮建大产业链,补齐短板。在生态湿地保护上,通过湿地治理、山体修复、河湖水生态治理等举措,不断优化江夏区生态环境,常常可以看到“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呈现出的一幅新时代的诗意江湖图景。此外,江夏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凭借得天独厚的水之优势,踊跃创新,厚积薄发,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守住优势,护住底气,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奋力打造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典范,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正成为游客打卡江夏的栖息驿站。
此次江夏膏药铺湾蹚出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富路,让我们看到当下江夏实实在在的发展,踏足村湾田园,深切感受江夏自然美丽风光,同步感受到江夏文旅发展的勃勃生机。走近江夏,依依不舍,再约聚首。山水有情人有意,江夏随时等君归。如今,江夏正以全域旅游的大创新促进生态大保护、乡村大振兴、经济社会大发展,以全域旅游的新业绩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刻印在灵江夏水这片厚重土地之上,奋力书写区域经济发展崭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雪雷(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