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执文化建设之笔,绘就荆楚文化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9日17:57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11月28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武汉举行。全会强调,要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着力点,健全基层文化建设共建共享机制,拓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空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这为湖北在现代化征程中的文化发展锚定了方向,也为荆楚大地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创新与突破吹响了号角。

健全基层文化建设共建共享机制,夯实湖北文化大厦的基石。湖北有着深厚的荆楚文化底蕴,但因地域差异等种种原因,基层文化发展参差不齐。构建基层文化建设共建共享机制,是打破城乡文化壁垒的关键举措。在城市繁华街区,让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与社区深度联动,通过举办文化讲座、艺术展览、民俗体验等丰富多元的活动,将文化的滋养送到百姓家门口。在乡村山水之间,整合文化下乡、农家书屋、乡村文化礼堂等资源,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培育乡土文化能人,让古老的乡音、质朴的民俗、精湛的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让城乡居民都能在更广阔的文化天地中汲取营养,领略多元文化魅力,真正实现基层文化“共建共享”,使文化的种子在荆楚大地处处生根发芽,为湖北文化大厦筑牢坚实基石。

拓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空间,则是在文化基石之上搭建起让民众广泛参与的广阔舞台。当基层文化建设有了机制保障后,如何让民众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关键。这意味着在传承传统文体活动精髓的同时,大胆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实现线上线下活动的无缝对接。深入挖掘小众而富有特色的文体项目,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无论是激情四溢的极限运动,还是优雅精致的传统手工艺制作,都能在这片文化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精心打造贴近民众生活的社区文化活动、乡村文化节等,让文化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一来,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能够深入领略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激发传承与创新文化的无限热情,使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则是湖北文化建设画卷中的重要精神底色。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精神世界的充实升华愈发重要。学校教育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体系与校园文化各环节,借助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及榜样引领,让青少年深刻领悟其内涵,并践行。媒体宣传报道先进典型,批判曝光不良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加强建设城市精神、乡村文明等,通过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让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盛开,使每个人都成为文明传播者和践行者。当向上向善成为社会主流风尚,湖北文化软实力会实现质的提升。

从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夯实,到群众性文体活动的空间拓展,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社会风尚培育,湖北在文化建设领域正稳步推进、层层深入。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关乎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提升,更关乎湖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文化定位与长远发展。

以文化建设为如椽巨笔,饱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墨汁,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独具魅力的荆楚文化新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政法“清江剑”团队负责人)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