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首部关于“千万工程”的专项法规经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明确提出编制村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以推进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此举措如同一把精准的标尺,丈量着基层权力的边界,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村干部手中的权力看似微小,却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小微权力”虽小,但如果缺乏有效规范与监督,也可能滋生腐败的大问题。曾任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小枧镇紫阳第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的樊春平,把手中的权利当成了捞钱的资本,在村里的工程项目建设上,通过虚增工程量、给工程“注水”等形式捞钱,从一个基层致富带头人变成了“小官巨贪”的贪腐典型,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基层干群关系。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而“小微权力清单”则为微权力套上了缰绳,有了小微权力清单,党员干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么做,通过查阅清单,都能一目了然,从而减少了权力滥用的风险,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规矩内施展。
“小微权力清单”既让党员干部行事有据可循,又为纪律监督提供了有力抓手,有助于提升基层治理的透明度。当权力运行的规则和边界公开透明,群众就能更好地参与到监督中来。例如,在武汉江岸区纪委监委印发《江岸区村及村改制公司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汇编》后,村及村改制公司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提前向本级党组织和街道纪工委报备,在该区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同时,村民们也可通过村级事务公开平台,将涉及村民利益的事务决策过程、执行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明细等信息与权力清单内容相对应,以便清楚地了解每一项事务是否合规合法,一旦发现问题,便能及时提出质疑和举报,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监督合力,让“微权力”无处遁形。这种透明化的治理模式,增强了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提升了基层治理的公信力。
“小微权力清单”也有利于激发村干部的担当作为。在明确了权力边界和履职规范后,村干部们能够更加放心地开展工作,不必担心因无心之失而被误解或追责。他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村民服务、推动乡村发展的事业中。例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村干部可以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积极谋划产业项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而廉洁履职负面清单则像是一把“保护伞”,为那些清正廉洁、积极干事的村干部提供了制度保障,让他们能够在基层舞台上大展拳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制度制定出来了,能否执行到位是关键。武汉市江岸区纪委监委就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办法,一方面组织专题培训班,对涉农街道干部、村及村改制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纪检委员等集中开展培训,对每项制度逐一解读,让制度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该区纪委监委不定期地对制度汇编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通过约谈、下发督办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形式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从而确保了制度的完整执行。
“小清单”规范“微权力”是基层治理方面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通过编制权力清单,廉洁履职负面清单,明确权力边界,提升治理透明度,激发干部担当,为基层治理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在未来的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执行与监督,让“小清单”真正成为规范“微权力”的有力武器,为基层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出清正廉洁之花,结出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超林(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