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武汉市江夏区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利用生态资源,让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与乡村的资源、劳动力深度交融,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持续擦亮文旅品牌,为传统乡村的发展探寻了“新路径”。
高扬党建引领旗帜,激活“人才春水”。乡村振兴,人才为基,人才振兴堪称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目前,乡村普遍存在人才队伍紧缺的问题,而江夏区引导不同领域的人才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乌龙泉街幸福村以“党建+美丽乡村”为发展模式,整合形成“片区+村+职能部门+党员”四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步健全议事决策、评议反馈等高效工作机制,汇聚起磅礴智慧力量;湖泗街海洋村返乡能人杨驰升回乡投资,聘请善于耕种的村民管理农业生产,匠心打造扶贫科技示范标杆,有力带动当地就业,吸引更多游子归巢创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活力。
聚焦城乡居民需求,瞄准“文旅坐标”。紧扣群众需求脉搏,精心布局产业版图。乡村节奏相对缓慢,环境舒适,对常年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江夏区依托资源优势,挖掘城乡居民休闲需求,勾勒出“新农村、新农人、新生活”的诗意画卷。五里界街童周岭村小朱湾巧借东风,改造民居,兴办农家乐,兴建采摘园与儿童乐园等热门文旅项目,每逢节假日游客如潮,年接待游客量近百万人次。湖泗街海洋村将闲置农房租赁,改造为高端民宿,打造“生态农业+高端民宿”协同发展模式,形成拥有105间客房的民宿产业区,并配备2200平方米的综合接待中心,海洋村从田地荒废的小山村变成了游客如织的度假村。
挖掘优秀乡村资源,点燃“文化引擎”。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做好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江夏区推动城乡融合进程中重要的一环。乌龙泉街幸福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为驱动,依托“国企联村”行动,整合片区资源,深挖自身中医膏药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中医药种植及研学产业。幸福村以中医药研学引领“智慧之旅”,目前已开展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10余次,吸引学生300余人次,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旅游、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村湾活力显著增强,走出了一条“以文促产,以产树文”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让文化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弘扬绿色低碳理念,写好“生态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江夏区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握生态与经济的“平衡”,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领域,为城乡融合注入“绿色动能”。湖泗街海洋村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打造极具观光性、休闲性和疗养性的乡村文旅综合体。民宿所有建筑都秉持低碳环保理念,采用被动式建筑技术,配装地源热泵和新风系统,室内全年恒温、恒湿,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中,真正擦亮了“生态美”的发展底色。
在江夏城乡融合、“国企联村”行动的助力下,一幅美丽乡村、产业调整、生态建设、经济转型、群众增收有机结合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成为江夏在助力乡村振兴、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生动写照。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
视频、图片:王丽(湖北省正能量大V)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