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融合发展、区域开发、资源保护为宗旨的湖北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截至目前,野外调查及资源等级划分、评价已接近尾声,湖北省旅游资源已初显轮廓。按照《湖北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试行)》分类标准,本次调查主类为8个,亚类为22个,基本类型为110个。在这一分类体系中,地文景观主类首当其冲,并包含4个亚类,18个基本类型。地文景观可以勾勒湖北的地脉轮廓,讲述湖北域内地质地貌的前世今生、海陆轮回,彰显湖北的地势多变、山水情怀,奠定湖北生态坏境、人文风物的物质基础。正是因为湖北域内地质演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才造就了数量多,分布广,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巨大的湖北旅游资源。
湖北地文景观包括:自然景观综合体,地质与构造形迹,地表形态,自然标记与自然现象四大亚类。其中:
自然景观综合体亚类之山丘型景观尤为突出。如:耸峙西北部的秦岭山系东延之武当山脉、沟谷深切、山势奇特,武当山72峰,群峰竟秀,奇幽险峻;大巴山脉东段的神农架、荆山山脉、山高谷深,气势磅礴,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m,被誉为“华中屋脊”;鄂东北的大别山、桐柏山,近东西向延绵600km;鄂东南慕阜山脉中的九宫山,岩陡石奇、林碧竹翠,一派南国风光。鄂西南的大娄山、武陵山,是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是喀斯特奇观、岩溶洞穴的王国。沟谷型景观的典型代表有:以长江三峡为代表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峡谷带;以长江三峡左岸支流、及神农架河谷水系形成的深切沟谷景观;以长江三峡右岸支流、及清江流域形成的沟谷带及大峡谷景观带。
地质与构造形迹亚类之典型地层剖面包括:有全球地层界线层型剖面宜昌王家湾上奥陶统赫南特阶界线层型剖面、宜昌黄花场中奥陶底界大坪阶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两处:大别山、大洪山、神农架黄陵等地区,保留有早至隐生宙太古代时期的物质记录,还有榴辉岩带、兰片岩带等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经典场所,对于研究与探索地球诞生之后的早期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距今 14 亿 ~10亿年的中元古代的“神农架群”是世界上晚前寒武纪地层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典型生物化石点有: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蛋化石分布密集、类型丰富、埋藏浅、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可在原地观赏恐龙蛋化石的地点;南漳-远安海生爬行动物群。南漳、远安县一带,产出有南漳湖北鳄、张家湾巢湖鱼龙、远安“贵州龙”、宽头远安鲵等大量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类型,其与我国的“巢湖动物群”、“盘县-罗平动物群”、“兴义动物群”和“关岭动物群”等共同组成了极为丰富的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类群,具有全球范围内的对比研究价值;位于十堰市郧阳区郧阳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恐龙蛋化石产地之一。该地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恐龙蛋化石,以及孵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胚胎化石、脆弱的幼龙骨骼化石和成年恐龙化石;南漳-远安海生爬行动物群是三叠纪生物复苏期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群,在研究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复苏、辐射与演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距今约 5500 百万年阿喀琉斯基猴是近年来才发现的世界最早的灵长类动物,颠覆了人们对类人猿的早期类型认知的某些观点。典型矿床类露头、典型矿物岩石产地有:鄂东南是我省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主要产矽卡岩型-斑岩型多金属矿,代表性矿床有铁山铁铜矿、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床、阳新县白云山铜矿床等,是研究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理想课堂;鄂西北以云盖寺为代表的绿松石矿山国家公园;鄂西南以恩施鱼塘坝独立硒矿床为代表的富硒资源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独立硒矿床。
地表形态亚类之典型峰柱状地景有:神农架神农谷、板壁岩、猴子石为代表的石柱林、石林、石芽景观;恩施大峡谷七星寨石柱林、恩施梭布垭石林、沐抚朝天笋独峰,利川齐岳山石芽群、石板岭石芽群、团堡船桨山独峰为代表;宜昌百里荒石芽、石林群;大冶金柯石芽群等。代表性沟壑与洞穴有:以长江三峡之西陵峡、八百里清江峡谷、大别山百里画廊、鄂南幕府山沟谷为代表的沟谷景观;有利川腾龙洞旱洞、水洞及不同高程的洞穴系统,神农架地区多层溶洞及天生桥,宜昌金狮洞,钟祥黄仙洞,咸宁隐水洞等众多洞穴系统,造就了地上地下变幻莫测、神秘多彩的喀斯特世界;典型的奇特与象形山石有:长江三峡之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罗田哲人峰、薄刀峰,麻城龟峰山;建始蝴蝶崖,长阳的“盐水女神”;恩施大峡谷的“一柱香”、“朝天笋”等;岩土圈灾变遗迹有:黄土坡滑坡、赵树岭滑坡、黄腊石滑坡、谭家湾滑坡、童家坪滑坡、太矶头滑坡和红石包滑坡群等;巴东已成为国际地灾的重要研学基地,黄土坡已建成湖北第一个四星级地质文化村;秭归链子崖危岩体发育有58条大小裂缝,主要裂缝12条,多数深切,将岩体切割成三个危岩区,现为国际地质灾害智利的典范和三峡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部分。
总之,地文景观是所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因此,这次湖北旅游资源调查中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地文景观与人文资源的高度融合并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让文化赋能自然资源。在地文景观调查中,将单体的地文景观连点、连线、连片,为未来的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调查中,并没有纠结单体数量的多少,而是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优质景观。在严格把关的同时,又强调前瞻性和发展的预见性,为建立湖北旅游资源的本底资源数据库、为未来的湖北旅游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靠依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江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部科学传播专家)
责编:赵秀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