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江夏城乡融合大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1日22:1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9日召开重要会议,专题分析研究2025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战略决策不仅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各地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江夏区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正以党建引领、生态红利、产业协同三大引擎全力驱动城乡融合发展。如今,一幅城乡交融、美美与共的绮丽画卷正在江夏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江夏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平等自由流动,江夏区为乡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产业活水”。五里界街小朱湾的变迁,就是这一战略的生动写照。曾经的小朱湾,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房屋破旧,人气凋零。然而,在党建引领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员们带头参与建设,村民们积极响应,共同投身于老屋的修复改建和新产业的引进中。民宿、咖啡、农家乐等新兴产业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的小朱湾,环境优美,人气旺盛,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还吸引了新村民前来创业。这种村民、经营者、游客间的共赢模式,让小朱湾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夏区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生态红线,充分挖掘生态红利。通过建立科学普适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生态资源真正“走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乌龙泉街灵山矿公园、幸福村膏药铺湾等地,就是江夏区文旅融合的典范。这些地区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方式,探寻出了城乡融合的新路径。幸福村膏药铺湾在微环境改造的同时,注重农耕文化、康养文化等文化挖掘,为村湾注入了持久发展的灵魂。而鲁湖EOD项目水上牧场智慧示范区,更是将智慧渔业与乡村振兴完美结合,不仅提升了渔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系列举措,让江夏区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城乡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农民增收。江夏区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平台,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武汉海洋村度假民宿和林语未来村,就是江夏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典型代表。海洋村在保留传统村落原始形态的基础上,改善了人居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度假。而林语未来村则通过农旅融合的方式,实现了业态丰富、资源联动。村民们不仅获得了土地租赁、流转费用等收益,还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机会。新村民的加入,更是为村湾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这种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还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回顾过去,江夏区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未来,这片热土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江夏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同时,江夏区还将充分挖掘生态红利和文旅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江夏区将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典范,为全国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绘就一幅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常海丽(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

摄影:王丽(湖北省正能量大V)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