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借“机”行事,街道向前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6日21:1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12月14日9时25分,南航CZ6606航班落地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乘坐该航班的武汉旅客黄先生步出机舱,成为今年天河机场迎送的第3000万名旅客。至此,天河机场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的机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评。

天河机场最早启建于1995年,历经T2航站楼建成投用,T3航站楼建成启用,30年风雨征程,打造了重要航空枢纽。天河机场首个年旅客吞吐量破3000万人次雄关,对于黄陂区天河街加快规划发展具有拉动的示范效应,是天河街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天河街迈向全域航空时代,成为链接世界的友谊桥梁。

航空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也是一座城市的发展缩影。航空延伸到哪里,乡镇形象就拓展到哪里。“航空时代”的到来,有助于进一步展示天河街独特的城镇魅力。民间有言:“天河,天上的银河”,好响亮的名字啊。天河街有著名的航发智慧物流园、鑫葡冷链物流集配中心、海航临空工业园、天河航发新城,机场商圈等40多家商业企业,地小企业精,企业税收列居全区乡镇前列,当地政府积极打造天河街临空商圈名品,为黄陂乃至整个武汉发展贡献自己的GDP力量。近年来,街政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示范新型商业经济发展之路径,先后举办天河街商会、积极服务湖北宇航公务航空有限公司,探索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等一系列惠企、利企活动。比如,胡氏森海生态园运营良好;鑫葡冷链瓜果飘香;普洛斯武汉航港物流园开园运营······天河机场航空人次突围大关,为展示天河街城镇商业旅游购物打开了一扇“窗户”,必将有力推动商业文化的“走出去”,让广大游客出行方式多元化,实现“坐飞机,游天下”,为天河街商业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不断提升城镇形象。

航空机场是连接城市与城市的物流纽带,更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文化交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速产业协同发展以及增强城市间互动与合作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天河街围绕省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武汉市正加快推进“三个优势转化”,即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黄陂区委开展“九大行动”“五新”建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天河机场旅客航空人次历来不断突围,进一步缩短了天河街与世界城区的时空距离,串联起了四大洲、五大洋,是天河街连通世界主城的重要客运走廊,也是天河街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轴线。不仅带动周围城镇商圈、广场和景点,直达世界各个交通中心枢纽,联通武汉交通神经,将进一步推动天河街经济与产业融入世界中心城区的发展辐射圈。

天大地大,民生为大。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航空运输是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是彰显为民情怀的生动体现。随着我天河机场的扩建发展,越来越多居民步入城镇,加入到快节奏生活,对城市社会管理和服务保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突出的方面,就是要让城市有“烟火气”,给市民群众以最大便利。此次天河机场航空年旅客人次突围,是智慧武汉人民长期拥抱航空出行的美好结果,不仅给武汉及周边大小城市带来极大便利,更让群众幸福感近在咫尺,唾手可得,正如网民留言“天河从此起飞了”“从天河机场乘坐飞机好方便啊”······这才是现代城市宜居生活的真谛所在,给市民群众以更直接的幸福共享,值得点赞。

拥抱“航空时代”,踏上“时代征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拥抱“航空时代”,更要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立足本职工作;踏上“时代征程”,我们要更加担当实干、砥砺前行。我们要以年旅客突破3000万人次为契机,勇担使命奋楫争先,走好天河街高质量发展之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雪雷(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