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举办滑雪快闪赛,“知音湖北·2024-2025南国冰雪季”系列活动在湖北巴东·野三关绿葱坡旅游度假区正式启动,贵州省水城区玉舍雪山滑雪场开门迎客......如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冰雪运动的美好愿景已成为现实。无论是哈尔滨、还是湖北省巴东县、贵州省水城区,凡是拥有得天独厚冰雪资源的地方,正演绎着一场从“冷”到“热”的巨大转变,滑雪成为冬日消费新动能的爆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同样也是金山银山。全国很多地方海拔高,冰雪期长,蕴藏着丰富的冰雪资源。近年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发展冰雪经济,深挖冰雪富矿,冰雪经济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空前,一大批优质的冰雪场地设施相继建成,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广泛举办,广大群众参与冰雪消费的热情日益高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带动了当地冰雪经济释放全新活力。
冰雪经济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爆点,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预计2024—2025冰雪季有望突破5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总收入有望超7000亿元。不难发现,冰雪经济发展态势强劲,未来可期。所以加大闲置资源盘活力度,对“冷资源”的充分开发,才能掀起冰雪旅游消费热潮。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全面拓展冰雪产业全链条,必将有力带动文化、民宿、旅游、餐饮等产业链蓬勃发展,串起冬日消费新动能。可以说,冰雪经济是“冬天的一把火”,加速其他产业释放发展“热效应”,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东风”。
如何让冰雪经济更有生命力,文化是重要载体。只有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文化产品,丰富冰雪消费场景,提升冰雪消费项目的品质,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才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比如,恩施不仅是一片旅游休闲的乐土,而且是一片民族文化厚重的沃土。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这里交融,土家族、苗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积淀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依托冰雪资源优势,让摆手舞、茅古斯、傩戏、女儿会、牛王节、土家赶年、哭嫁歌等民族文化与冰雪经济深度融合,比如,推出滑雪和摆手舞、茅古斯、哭嫁等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这样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为游客增添了乐趣;滑雪和土家赶年融合,吃刨汤、打糍粑……让游客玩得好、吃得好,用美食开启“宠客”模式。
激活“冷资源”释放“冰雪热”,必须挖掘冰雪资源潜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延长产业链条,才能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促进“冰雪经济”持续释放活力,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晶莹剔透的冰雪色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森(恩施州邮政管理局)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