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做好心理援助,共筑心灵防线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1日16:5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自今年1月起,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在北京、广东、甘肃等多个地区正式开通,成效显著。在北京,该热线开通仅五天,接听电话量已近500通,通话时长累计达150小时。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民群众面临的教育、职场、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据《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已高达9500万人,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如此庞大的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群体,亟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值得一提的是,“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已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了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

要做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源头治理至关重要。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且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因此,在青少年阶段采取有效的心理、精神疾病预防和教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逐步在全教育阶段引入心理健康课程,编纂专业教材,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让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培养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老师和家长也应转变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教育真正回归本真,激发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

在减少存量方面,我们更需多边发力。9500多万的抑郁症群体,约占总人口的7%,这不仅是一个健康卫生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医疗、教育、安全、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的开通,有效缓解了专业心理医生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但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加快公共网络心理服务平台建设,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利用互联网优势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化的咨询服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心理咨询途径的知晓率。此外,我们还应加大专业心理、精神医生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政府应引导鼓励公益组织、志愿团队等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与政府公共服务形成互补,提升服务的均衡性和覆盖面。

提升社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认知水平也刻不容缓。相比一些精神卫生工作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社会在精神卫生意识和知识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偏见和歧视现象普遍存在。我们应加强对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成因、治疗方法以及心态调整妙招的全面科普,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和精神疾病的认知率和就诊治疗率。同时,弘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宣传苏轼、史铁生等人的故事和精神,涵养乐天知命、随缘自适、百折不挠的心态和精神,增强社会大众的心理调节能力。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尽管我国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政策支持体系仍存在分布不均、水平不高、制度不全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政府、社会团体以及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取得更大进步和成效。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国民筑起一道坚实的心灵防线,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拥抱美好的生活。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兵(沙洋县城市管理执法局)

责编:郑傲兰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