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十堰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东钦村遗址。该遗址现场采集到哺乳动物化石、石器等遗物。根据遗存信息初步判定,该遗址可能是早期人类屠宰场或主要生活区域,对研究古人类生活栖居、生产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考古学术界,湖北十堰也被誉为“古人类长廊”,是研究人类起源、演化和发展的资料宝库。从1989年起,这里陆续发现了“郧县人”1、2号头骨。2022年学堂梁子遗址“郧县人”3号头骨惊天问世,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之一。除此以外,以学堂梁子遗址为核心的汉江流域,还发现了梅铺猿人遗址、白龙洞遗址、黄龙洞遗址,以及众多的旧石器化石点。这种富集现象全国唯一、世界罕见。此次新发现的东钦村遗址为研究该流域古人类、古生物和古环境提供了宝贵原始资料。
考古学强调“透物见人”。通过考古材料,借用“人种学”研究方法,对远古人类骨骼所包含的诸多客观信息进行深入探究,透过骨骼遗存提取人类信息,我们可以推理得出远古人类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规律,这对人类文明起源研究有重要参照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提示我们,考古研究成果既要关注“人类”“文化”与“文明”,也要立足“中国”,必须聚焦于中华民族在其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和积淀的、具有独特文化基因的、发展道路的丰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正是这些成果,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社会身份以及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内涵。同时它们还意味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观照世界乃至宇宙的方式。
此次发现的新文物,正是实证“百万年人类史”的又一例证。东钦村遗址属于整个汉江、堵河流域古人类生存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为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再次提供了有力证据。
以十堰地区的古人类考古研究成果为代表,证明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具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脉相承、不曾断裂的历史,这是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也为全世界人类文化发展提供更多样的选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栖梧(湖北武汉)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