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荆楚,向新而行。近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隆重举行,会上揭晓了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共授予337项(人)奖项。这是湖北省2025年新年第一会,它不仅是向伟大的“科学家精神”致敬,也见证了湖北科学技术取得的瞩目成就,更是昭示了湖北不断攀登科技创新高峰的信念和决心。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纵观湖北的科技崛起之路,是从起跑到追赶,从追赶到超越的不断求索和向上的征程,每一步都坚定,每一步都算数。
科技创新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动力源泉,我们将视线延伸到全球视野,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正是因为先驱者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人类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开创了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我们再将目光聚焦到湖北,从战略地位上来讲,它既是中国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又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任在肩,湖北锚定科技创新赛道坚定起跑。2021年,湖北省印发了《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它是全省科技领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规划了统领性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部署,擘画了科技强省的发展宏图,全面吹响了科技强省的集结号。蓝图已绘就,彼时,湖北站在攀登科技高峰的起跑线上,信心满满,蓄势待发。
登峰之要贵在坚持不懈,越是往上越是不能松懈,在科技创新登峰之路上,湖北铆足劲头,火力全开,按下科技创新“加速键”。一方面,着力于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科技力量矩阵,并在关键技术上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推动科技转化应用,变“关键变量”为“最大增量”;另一方面致力于打造科创产业集群,如联动“武鄂黄黄咸”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形成主翼结合、全域协同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实现优质资源联动共享,实现科创辐射面最广化和科创效益最大化;此外,更是大力唱响“惟楚有才”,强化人才驱动,充实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据相关数据显示,湖北省有两院院士82位,科技研发人员达41万,高技能人才超300万,均居全国前列。春华秋实,湖北以开拓之姿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从起步走向成熟,部分科技创新领域从跟跑、并跑走向领跑,科技创新产业从“单丝”走向集群性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中国第一根实用光纤在“中国光谷”诞生,湖北19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全国第二,武汉科创中心建设“岛、城、廊、圈”创新空间格局蔚然成型......荆楚大地迎来了科技创新从“0”到“1”的迸发式发展,城市发展活力满满、潜力十足,湖北中部崛起支点作用愈加显现。
科技创新是永不过时的时代命题,湖北将抱着登顶的信心和决心,不懈攀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提出了“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殷切期望,湖北定当不负重托。湖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科教资源优势,湖北将在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全力架梯搭台,在科技强省之路上不断向前迈进。架设“政策梯”,不断优化科创企业营商政策,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建立松弛有度的科技孵化政策,着力构建正向、包容、开放、全新的科技创新生态,全方位打造适宜科技创新企业生存发展和新技术孵化的“沃土”,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搭造“人才梯”,完善针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育留用”机制,量身定制精准服务以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济济人才愿意扎根在湖北、奋斗在湖北,并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活力;搭建“产业梯”,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核心产业的深度融合,如科技+大健康、创新+汽车、创新+生物等,链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量产规模运用,真正提升科技创新硬核实力,助力湖北登上科技创新新的高峰,让湖北真正成为独树一帜的、辐射全国的科技创新高地。
“登高望远天地阔,纵横捭阖自从容。”在荆楚大地这片土地上,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未来,湖北将牢记嘱托,秉承“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的“三命”精神,奋力向上攀登科学技术更高的高峰,澎湃起更大的发展动能,让更多“湖北造”映入眼帘并出省、出海,让科技强省的蓝图跃然照进现实,以科技创新之力助力湖北崛起,助力中部崛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涂雅萌(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