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家庭根基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4日12:0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求是》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高度,深刻阐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号召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就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引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书写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答卷,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坚实根基。

坚持爱家和爱国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也是社会治理的源头。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广大家庭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磅礴力量,共同绘就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的幸福图景。

注重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开端,不仅关系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而且关系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在安徽省临泉县,16岁的李慧琳、李智琳姐妹受父母多年忠诚恩爱、守望相助的精神耳濡目染,早早就扛起了照顾患病父亲的责任,他们的事迹十分感人,曾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葛春梅夫妻俩通过他们的言行言传身教,让孩子们感受到,人生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易,但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支撑、相互鼓励,就一定会战胜和克服这些困难的。

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好家风是最好的“不动产”,也是党风政风社风的“压舱石”。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模范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家国两相依。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4亿多中国家庭、14亿多中国人民,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昂扬向上、奋发进取,不断绘就新时代家家幸福美满、祖国繁荣发展的美好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何青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