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大会召开,这场“新春第一会”将全部工作聚焦于“支点建设”,其中,整体提升创新策源力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核心动力,更是区域综合实力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为支点建设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坚实保障。
创新策源力,是一个地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湖北支点建设的壮阔蓝图里,创新策源力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它是产业升级的“强力引擎”,科技创新能够为传统产业注入全新活力,促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如长飞先进武汉基地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与生产,正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高端化迈进的生动实践,为湖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添砖加瓦。同时,创新策源力还是吸引人才与资源的“强力磁石”。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地区,自然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优质资源汇聚,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支点建设筑牢人才与资源根基。
近年来,湖北在提升创新策源力方面成绩斐然。八座大科学装置加速迈向世界一流,构建起强大的科技力量矩阵。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犹如未来的“中国地镜”,为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工程建设向深部拓展提供关键科技支撑;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运行11年来,创造多项世界纪录,为众多国内外科研单位提供服务,相关科研论文在顶尖期刊大量发表,李亮教授团队成功实现全球最大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的原位退磁与再饱和充磁,解决了我国风机退役高峰期面临的技术难题。这些重大成果,不仅提升了湖北的科技实力,更为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支点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然而,在提升创新策源力的征程中,湖北仍面临诸多挑战。从科技成果转化来看,部分科研成果难以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由于缺乏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和有效的转化机制,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无法及时在产业中落地应用,这无疑阻碍了创新成果对支点建设的实际推动作用。从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来看,尽管湖北高校众多,教育资源丰富,但在吸引和留住高端创新人才方面,仍面临来自发达地区的激烈竞争,这对创新策源力的提升和支点建设极为不利,此外,创新生态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强化,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协同效率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制约着创新策源力的全面提升,进而影响支点建设的速度与质量。
面对这些挑战,湖北需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平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武汉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落地,为全省提供了良好范例。在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加大对高端创新人才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设立人才专项基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吸引人才扎根湖北,为支点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政府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协同效率,全方位提升创新策源力。
展望未来,创新策源力必将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未来发展中,只要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持续发力,攻克难关,凭借创新策源力,不仅能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还能带动中部协同,为中部崛起和全国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在新时代浪潮中铸就新辉煌,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政法委“清江剑”团队负责人)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