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湖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以不容小觑的力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它们聚焦细分领域,以创新为驱动,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为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小而精,开辟细分领域新天地。湖北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虽规模不大,却在各自的细分赛道上一骑绝尘。就拿武汉的华工图像来说,它专注于激光全息防伪技术,在这个看似小众的领域做到了极致。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拓展,华工图像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对市场的精准把握,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成功走向国际市场,让“湖北制造”的防伪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再看荆门的亿纬动力,在新能源电池细分领域持续发力,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亿纬动力抓住机遇,不断创新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性能,成为众多知名车企的重要电池供应商。这些企业避开了与大企业在主流市场的正面竞争,选择细分领域深耕,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在小天地里做出了大文章。
创新驱动,打造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也是湖北这些小巨人企业崛起的关键。以襄阳的长源东谷为例,在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领域,长源东谷始终将创新放在首位。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不断创新,长源东谷的产品性能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不仅满足了国内汽车产业升级的需求,还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据统计,湖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远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湖北产业创新发展的先锋力量。
政策护航,助力企业茁壮成长。湖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培育和扶持这些企业,湖北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政策措施。在资金支持方面,设立了专项扶持基金,为企业提供研发补贴、贷款贴息等,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在人才政策上,通过“楚才卡”等政策,为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保障和服务,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政府还积极搭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正是这些政策的精准发力,为“专精特新”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它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开挂”。
展望未来,引领产业升级新征程。湖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必将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这些企业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另一方面,在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湖北“专精特新”企业将凭借其在细分领域的优势,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可以预见,在这些小巨人企业的引领下,湖北产业升级的步伐将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实现质的飞跃。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夏晓蕾(襄阳市樊城区竹条中心小学)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