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 在青山绿水间奔“富”未来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8日18:0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其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湖北“新春第一会”聚焦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而生态承载力正是其中的“关键一手”。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任务。此后,湖北鲜明提出整体提升“七个力”,将生态承载力视为关系高质量发展与整体战略布局的关键因素。以生态文明视角部署地域发展、协调社会结构,不仅是地域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关乎发展的潜力与活力。生态承载力是区域发展不可动摇的“底线”,把握发展与生态的辩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湖北对这一关键支点的理性思考与生动诠释。

湖北承东启西、连南望北,枕江带汉、襟湖怀山,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其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可估量。面向未来,只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绿色根基”,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近年来,湖北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下足“硬功夫”:划分八大生态修复分区、部署十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填补生态保护省级立法空白,推动全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如今,湖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新建省级森林城市10个、省级森林城镇77个、森林乡村446个,乡村绿化面积达2.29万公顷;重新实施“三区”划定,优化绿色发展空间,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13个,新建和美乡村200个。宜美村庄与绿水青山相互辉映,各产业蓬勃发展,“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荆楚大地成为生动现实。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生态保护的有力保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湖北作为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三峡库坝区所在地,生态大省地位不容动摇。从构建“三廊四屏多片区”的国土空间保护格局,到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从编制试点方案和支持政策文件,到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工程试点,湖北积极探索、持续优化,逐步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面向生态承载力支点建设要求,必须以底线思维定边界,将制度建设作为核心要点与关键抓手,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画好发展活力线。

生态兴则百业兴,生态承载力是发展底线。无数事实证明,唯有守护好青山绿水,才能创造无限未来。走向未来发展,我们要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加快健全绿色产业体系、绿色能源体系、绿色制度体系,奋力书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 “湖北答卷” 。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