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一生“深潜”,铸就大国重器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2日17:4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月6日,99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在武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让人民群众沉浸在悲痛之中,而他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里。

受命危难之际,勇挑复兴重担。国家有难,志士请缨。1958年,面对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我国毅然决定自主研制核潜艇,黄旭华先生临危受命,扛起了这一艰巨的使命。彼时,国内一穷二白,技术匮乏,外部更是面临着重重封锁。但黄旭华先生没有丝毫退缩,他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带领团队踏上了这充满荆棘的征程。

白手起家辟蹊径,攻坚克难铸重器。没有资料,就四处搜集;没有技术,就自主研发。黄旭华先生带领团队用最原始的工具,开启了核潜艇的研制之路。算盘拨珠,计算数据千万;磅秤称重,衡量零件分毫。他们从玩具模型中寻找灵感,在简陋条件下日夜钻研。面对技术难题,他们毫不畏惧,逐一攻克。白手起家,攻坚克难便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舍小家为大国,隐姓名铸辉煌。为了核潜艇事业,黄旭华先生隐姓埋名长达30年。这30年里,他与家人聚少离多,缺席了许多重要时刻。父亲的葬礼,他未能到场;母亲的生日,他无法陪伴;子女的成长,他遗憾错过。然而,他将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核潜艇的研制中。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他用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深潜海底探极限,以身试险护国安。1988年,62岁高龄的黄旭华先生亲自参与极限深潜试验。这是一场关乎核潜艇性能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考验,也是一次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敢挑战。在深潜的过程中,他镇定自若,密切关注着各项数据。最终,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核潜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有力验证。深潜试验,以身试险,他的这一壮举,成为了我国核潜艇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黄旭华先生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的精神更是照亮着后来者前行的道路。他提出的“三面镜子”方法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才;他将个人奖金全部捐赠,设立奖励基金,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科研。

如今,黄旭华院士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磨灭。他的一生,是“深潜”的一生,是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一生。他是国之脊梁,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向黄旭华院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万艳君(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