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朴诚勇毅存浩气,红安精神代代传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4日20:1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年首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红安县瞻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追溯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人民军队的重要诞生地,孕育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当前,湖北正处在聚势突破、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多年积累的区位交通、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等比较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越是发展关键时期,越要提振精神状态,保持斗争状态。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最生动的教科书。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1927年,在 “八七” 会议精神指引下,黄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发动黄麻起义,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它是长江以北首次大规模农民武装起义,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 “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生动展现出当时全民参与革命的高涨热情。这里不仅有巍峨的烈士纪念碑,还有记录着无数英烈事迹的纪念馆。步入其中,便能深切感受到先辈们为革命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红安,这片被誉为 “中国将军第一县” 的英雄土地,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它原名黄安,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是黄麻起义的发源地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安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 ,走出了 223 位将军,其中包括 8 位上将、13 位中将、58 位少将 。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先后有 14 万红安儿女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登记在册的烈士达 22552人。像黄麻起义总指挥潘忠汝,在保卫县城的战斗中,六出城门掩护战友突围,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1岁。这些英烈们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中,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不可或缺的支撑,而红安精神正是这样一股磅礴伟力。2025 年湖北组织部长会议指出,省委决定将今年作为“干部素质提升年”,就是要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作为推进支点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以干部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助推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的整体提升。‌这与弘扬红安精神高度契合。红安精神的十六个字是“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支点建设更是需要全省一心,时不我待。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支点建设最前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从红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将其融入血脉,化作实际行动。以 “千磨万击还坚劲” 的坚韧,“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决心,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而不懈奋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柯琪(武汉长江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