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强化“大交通观”,武汉打造立体化交通支点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4日18:1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湖北武汉、宜昌、荆州、鄂州、十堰、襄阳等6个城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其交通枢纽建设始终承载着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发展的使命。结合近期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中关于“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的重要要求,武汉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正通过三个维度的创新实践,打造立体化交通支点。

从地理十字路口到战略支点枢纽,武汉持续发力。武汉依托“九省通衢”的天然区位优势,正在实现从传统交通节点向全球资源配置枢纽的跃升。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建成后,国际货运航线已覆盖五大洲主要航空枢纽,2024年外贸规模突破4千亿元,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能级提升直接带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临空产业发展。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项目将长江黄金水道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形成“江海直达、铁水联运”的复合运输体系,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8万标箱,成功跻身于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推动武汉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变。

从运输通道到要素配置平台,武汉积极转型。武汉交通体系正从单一运输功能向全要素配置平台转型。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累计突破3379公里,集聚东风、百度、亿咖通等100多家产业链核心企业。汉欧班列创新“班列+园区+产业”模式,在德国杜伊斯堡、波兰马拉等地建设海外仓,带动烽火通信、长飞光纤等企业在沿线国家布局研发中心。长江航运智能管理平台汇聚整合船舶、货物、人员以及环境等数据资源,实现了水上交通组织与港航调度的一体化管理,推动供应链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从基础设施到发展动能,武汉不断升级。武汉正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沿武鄂黄黄交通轴线布局,光电子信息、大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沿交通干线形成创新廊道。汉江湾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滨江绿道建设,将交通设施与生态景观融合,带动沿线数字经济企业集聚度提升40%。依托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临空港开发区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吸引航天科工、中金数据等重大项目落地,形成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圈。

当前,武汉需要进一步强化“大交通观”,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国际供应链通道韧性建设、交通与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持续突破。通过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武汉正在书写新时代“九州通衢”的新篇章,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战略保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付先宇(江汉区委组织部)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