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为武汉“当好龙头、走在前列”作出黄陂贡献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5日10:1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中,中部地区崛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湖北作为中部大省,肩负着“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历史使命。近日,黄陂区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精神,以“七大战略”为引领,以“七大行动”为抓手,全面部署支点建设任务。这既是黄陂区对省委、市委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立足自身实际、主动融入大局的生动实践。黄陂区正以“谋定快动、紧抓快干”的姿态,为湖北和武汉的战略支点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战略定位,扛起黄陂担当。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建设,核心在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形成辐射带动效应。黄陂区作为武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拥有临空经济、商贸物流、全域旅游等多重优势,是武汉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此次会议明确提出,黄陂要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将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从区委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黄陂深刻认识到“支点建设”不仅是省级战略任务,更是自身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能级跃升的重大机遇。无论是推动“能级跨越战略”提升战略支撑力,还是实施“区域联动战略”增强协同力,黄陂始终以全局视野谋划发展路径,体现了“跳出黄陂看黄陂”的战略思维。

聚焦七大战略,夯实发展根基。支点建设的核心在于系统性突破。黄陂区围绕省委提出的“七大战略”,结合区域禀赋,将宏观蓝图转化为具体实践。在科创引领方面,加快建设华中师范大学盘龙校区、信创产业园等平台,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园区,正是瞄准了创新驱动这一核心动力。在产业升级方面,轨道交通、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布局,与传统商贸物流、文旅产业形成“双轮驱动”,既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又培育新质生产力。尤为亮眼的是,黄陂提出“工业大翻身行动”,直面工业短板,通过壮大重点产业、推动园区升级,展现了“补短板、锻长板”的发展智慧。

实施七大行动,激活内生动力。从会议部署的“七大行动”可以看出,黄陂正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破解发展难题。在投资领域,统筹推进后湖流域开发、沿江高铁站城一体化等项目,既着眼城市功能提升,又注重产城融合。消费提振行动中,冰雪经济、音乐节演艺等新业态的培育,与传统商贸转型升级相结合,彰显了“传统与现代共振”的消费升级路径。农旅融合方面,52家都市田园综合体的提质增效,木兰草原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等举措,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更值得关注的是,黄陂将营商环境优化作为“关键一招”,通过“陂商回归工程”“一站式政务服务”等创新机制,厚植企业发展沃土,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提升治理效能,凝聚奋进合力。支点建设不仅需要硬实力支撑,更离不开软环境保障。黄陂区在部署中特别强调“品质大提升行动”,从城市精细化管理到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从文化软实力塑造到干部能力建设,构建起全方位的治理体系。这种“内外兼修”的发展思路,既注重城市功能完善,又关注民生福祉提升;既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又培育干事创业氛围。特别是会议提出的“五个意识”——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为党员干部树立了行动标尺,确保战略部署从“纸面”落到“地面”。

以时不我待之姿,书写奋进篇章。当下的黄陂,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冲刺“开门红”、决胜“全年红”。从科创园区的机器轰鸣到木兰草原的文旅热潮,从临空新城的建设热潮到汉口北的商贸升级,一幅支点建设的生动画卷正在黄陂大地徐徐展开。随着“七大战略”的深入推进、“七大行动”的全面落实,黄陂必将成为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时光不居,天道酬勤。黄陂区正以坚定的信心和务实的行动,书写中部崛起的时代答卷,为湖北和武汉的战略支点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正如一句话所说:“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黄陂区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部地区崛起贡献“黄陂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雪雷(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