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重庆房产新政推动楼市回暖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5日20:0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通知,全面取消中心城区住房限售政策。自此,重庆自2017年实施的限售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所有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即可自由交易。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是重庆楼市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在“房住不炒”基调下优化调控、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对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回升具有深远意义。

从限售到全面取消,重庆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2017年,房地产市场过热,投机炒房现象频出。为抑制投机性购房,重庆出台限售政策,规定新购住房需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两年方可交易。这一政策如同给狂奔的烈马套上了缰绳,有效遏制了市场的疯狂,体现了行政干预在稳定市场秩序中的关键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新房市场持续低迷,2025年1月重庆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6%,库存去化周期达19个月。反观二手房市场,表现十分坚韧。2024年重庆中心城区二手房成交面积达110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成为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此背景下,政策目标亟需从“防炒”向“稳需求”转变。

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今年重庆“新春第一会”也强调“全力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企稳回升”。基于市场形势的变化以及政策导向的调整,2023 - 2025年,重庆逐步松绑限售条件,直至如今全面取消限售。这不仅是政策从行政干预逐步回归市场调节的必然选择,更是顺应市场规律的重要举措。通过释放存量住房的流动性,打通二手房交易链条,能够形成“以旧换新”的良性循环,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可以看到,全面取消限售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多维度积极影响。在需求端,业主可以更加灵活地置换房屋,实现住房升级,带动新房销售。同时,优化住房套数认定标准,降低了置换门槛,推动市场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二手房市场也将迎来繁荣。虽然短期内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供应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交易活跃度的提升有助于完善价格发现机制,避免“有价无市”的局面。而且,二手房流通性增强,还能吸引投资性需求转向“以租代售”,推动租赁市场发展。在供给端,市场流动性的改善,能够帮助房企加速项目去化,缓解资金链紧张。重庆同步推出的房产税调整和融资协调机制扩容,也为困难房企提供了宝贵的纾困通道。

从产业联动的角度来看,此次全面取消限售政策,能够直接带动建筑业、建材、家居、家电等行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消费。在重庆“迎新年购房安家”活动中,特价房促销带动成交量达近四年峰值,相关产业需求同步回升。同时,市场活跃度提升,增加了土地出让金和房产交易税收,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化解金融系统风险。房地产价值稳定,也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投资者对经济回暖的预期,促进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

不过,取消限售虽能在短期内刺激市场,但房地产健康发展仍需长效机制建设。要警惕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导致的供需失衡,通过土地供应调节、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手段稳定市场预期。金融政策也需进一步配套,下调首付比例、房贷利率,探索REITs等创新融资工具。还要将住房政策与人口、产业规划深度融合,结合人才补贴、多子女家庭支持等政策,构建“人—房—城”协同发展格局。

重庆全面取消限售政策,是中国房地产调控从“行政主导”转向“市场主导”的缩影。在“房住不炒”的框架下,通过精细化调控激发合理需求,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将是房地产助力经济复苏的核心路径。未来,政策需在短期刺激与长期稳定间寻求平衡,让住房真正回归居住属性,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蔡忠楷(武穴市委组织部)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