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湖北省组织部长会议召开,省委决定,将今年作为“干部素质提升年”。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需要一支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最后一公里”,重任在肩,使命如磐。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驻村干部要从躬行中感知民生温度,在汗水中滋养初心根基,用担当构筑信任纽带,答好民生、产业、作风“三张卷”,共同书写乡村振兴动人篇章。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驻村工作不是案头文章,而是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的守望相助,驻村工作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用绣花功夫织密民生保障网。新的一年,请继续“敲百家门、问千家需”。坚持“日访十户、周进百家”,走深走实“入户四问”:问衣食冷暖、问就医就学、问春耕秋收、问急难愁盼。像湖南十八洞村工作队那样建立“民情日记”,把独居老人炕头的温度、留守儿童书包的重量、脱贫户春耕的期盼都记在本上、刻在心里;像郑板桥笔下的竹石般“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低保评议、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关键处出硬招数、下真功夫;像浙江“千万工程”那样把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任务清单”,用“村民点单、工作队接单”的方式,把修路灯、建水沟、办课堂等“小需求”办成“大幸福”。只有常怀枝叶情,才明白百姓的口碑,才是最好的奖杯,群众的笑脸,就是最美的民生答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绿水青山间,藏在田间地头里,藏在产业培育和兴旺发展中。新的征程,请继续“开拓进取,永葆激情”。坚持立足特色谋发展、延伸链条提价值、培育主体强根基。像山东寿光打造“蔬菜硅谷”那样,向土地要潜力,找准深挖资源,找准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升级。像山东烟台正着力打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0升级版那样,向市场要活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将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像江苏华西村培养“农民企业家”那样,向人才要动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 促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面对乡村产业发展所需,既要“土里刨食”,也要“云端开花”,要以“中医把脉”般精准研判村情,以“庖丁解牛”般细致解剖优势,让每个村庄都找到自己的“产业方程式”,让集体经济账本上的数字与村民腰包同步鼓起来。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驻村工作既是能力考验,更是作风锤炼。新的起点,请继续“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情温暖民心”。树立情系群众、苦干实干、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良好作风和形象。要像扎根基层33年的“泥土干部”徐利民那样,有为民服务的韧劲,警惕“镀金心态”“过客心理”,杜绝“上午转转、下午看看、晚上算算”的敷衍;要像“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那样,有攻坚克难的“拼劲”,克服“畏难情绪”,践行“一线工作法”:纠纷调解到地头,政策宣讲坐炕头,项目推进碰头会开在村头;要像“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草鞋书记”杨善洲那样,有廉洁自律的“严劲”,严守“不吃群众一顿饭、不拿群众一篮菜、不搞形象面子工程”的纪律,让清风正气成为乡村振兴最美的底色。
当脚步走过李绅笔下“锄禾日当午”的田野,穿过范仲淹牵挂的“万家忧乐”,我们终将在金秋时节收获“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喜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每一个驻村干部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用一腔热血和一身责任,把汗水浇灌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 郭明婧(枣阳市委组织部)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