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规范行政执法,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8日21:5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在经济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民营企业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力量。它们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更是促进就业、激发创新的关键主体。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这一要求既指出了当前行政执法领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更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规范行政执法,构建民营企业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是市场运行的基石,民营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才能激发其最大的发展潜能。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在涉企行政执法工作中仍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惯性思维,一些地方在执法过程中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采用不同标准,使得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譬如,上海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座谈会曾指出,中小企业在合规建设中普遍面临“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的困境,而个别部门滥用执法裁量权、选择性执法等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规范行政执法,执法者需严格依照法律法规,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让所有企业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施展拳脚,自由竞争,从而推动民营企业在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茁壮成长。

规范行政执法,增强民营企业安心舒心的发展氛围。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的,往往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规范合理的行政执法,就如同给企业吃下“定心丸”,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专注发展。譬如,上海市通过修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推行“轻微违法不罚”制度,并建立专用信用报告替代违法记录证明机制,从立法层面减少执法随意性。通过法治化改革,推动行政执法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型,进而实现治理效能的转化。重庆市梁平区提出“梁聚天下、平通四方”理念,通过企业家担任“城市形象大使”,推动执法部门与企业的双向监督。这些实践充分论证了只有通过规范行政执法,为民营企业提供稳定、和谐的法治环境,才能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使其敢于加大投入、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于市场竞争的浪潮之中。

规范行政执法,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创新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创新需要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规范行政执法,并非对企业进行严苛管控,而是在保障市场秩序的前提下,给予企业一定的试错空间。在新兴产业、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的今天,行政执法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标准,而应秉持鼓励创新的理念,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执法政策。这样既能规范企业行为,又能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让民营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轻装上阵,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规范行政执法,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协同发力。一方面,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使其深刻理解规范执法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执法方法和程序。另一方面,要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监督,及时纠正执法中的偏差和错误,确保执法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民营经济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局,一头连着基层社会民生,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最有韧性的细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规范行政执法,通过法治方式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民营企业既能感受到“法律的刚性”,又能体会到“制度的温情”。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辩证统一,才能让民营企业在新时代的经济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超(汉江师范学院“红笔”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