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出席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并强调,要坚持以“用”为导向,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治国经邦,人才为要。当前,武汉正铆足干劲,聚焦聚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更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之基、发展之要、活力之源,用心用情用力写好人才“大文章”,努力让人才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有作为”,以实干实绩实效为支点建设注入新动能。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创新驱动的关键因素。我们党能够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900多万名党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高度重视人才、广泛吸纳人才、善于使用人才。对于正处于“转型闯关”关键期的武汉而言,城市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升,人才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切实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才,着力打好“寻觅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组合拳,实现引才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江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对标新质生产力和“支点建设”发展要求,聚焦科技创新、数字发展等行业各领域人才和产业发展,结合实际需要、需求缺口等情况制定培养方案,实现人才与发展的“双向奔赴”。
“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当前,我们正阔步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无人驾驶车穿梭在城市街头,全国首颗专为城市定制的卫星“武汉一号”冲上云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9%……这一幕幕喜人的场景,是武汉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人才支撑的生动写照。作为著名的“大学之城”,武汉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数量超110万,人才资源可谓相当丰富,如何吸引更多人才留汉,成为武汉的重点工作之一。既要注重“相马”,面向全国招聘培养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也要强化“选马”,通过市委组织部实施的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让广大人才在一线实践中稳步提升专业能力,引领推动人才积极唱主角、打头阵、挑大梁。
引才不易,留才更难。只有让人才安心、舒心、放心地工作和生活,才能真正留住人才,为支点建设提供持久的人才支撑。比如,武汉市以解决人才“关键小事”为抓手,定期开展“人才服务月”“人才周”活动,累计为2828名人才提供“武汉人才卡”专享服务,筹集5.8万套人才公寓,打造14家“武汉青年人才之家”,建设155个国家级创新载体、9个省级人才基地、8个省级人才驿站、4个省级人才创新服务中心,为产业人才提供了强有力服务保障,让人才扎根落地。不仅如此,还注重因才施策,加快构建以创新价值、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积极为各类人才铺就成长进步、施展才华的舞台,并以“武汉英才”计划为主干,引领带动各类人才“破土而出”,努力成就更多“科技英才”,使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武汉以用心用情用力地爱才诚意,为各类人才搭建广阔舞台,着力营造城市与人才共同成长、互相成就、携手圆梦的良好生态,必将吸引更多人才来汉留汉,从而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注入新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康(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成员,湖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