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2025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强调,以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构筑起支点建设的“硬支撑”,全面提升效能,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常态化通报正反典型,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整体提升、持续优化,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市场监管局作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力量,必定站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前沿,聚力建成支点,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从提高企业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主动担当。
以更深的功夫,让环境更加优质。在市场准入上下功夫,持续巩固“一业一证”“歇业登记”“登记注册三化”“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成果,提升审批质效,拓展审批登记“全域通办”,推动经营主体数质并举良性发展,以政务服务主动作为的“加速度”,提升新时代便民利企的“新温度”;在信用监管上下功夫,持续优化企业信用修复,实施信息公示、信用承诺、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失信惩戒制度,加大违法失信经营者约束惩戒,探索信用合规建设;在服务型执法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行政指导,制定“合规清单”,强化教育培训,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落实服务型执法新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助企纾困上下功夫,坚持走访帮扶制度,宣传利企政策措施,推动解决企业难题,以“先指导、先服务、先警示”为要求,防范经营主体被动犯错,压降企业开办成本。
以更优的服务,让市场更加活跃。密切关注市场经营主体所需所盼,建立健全“提前介入、一对一服务、专业组团、全程参与”的服务机制,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更为“解渴”的联系服务。大力推行“三书同达”制度,帮助企业防范化解失信风险,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对行政相对人事前指导、风险提示、劝诫、约谈、回访等制度,做到执法关口前置、监管重心前移。有效落实对企业“行政处罚—合规指导—信用修复”的复式监管,促进行政执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高度统一。结合“双首席”(企业首席质量官和市场监管首席服务员)活动走访企业,主动联系对接包联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上门主动听意见,秉承“办快办好”的目标要求,快速响应企业诉求,推动企业诉求清单+闭环解决,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以更佳的作为,让品牌更加响亮。市场监管部门要助力“地标”品牌,建立地标梯次培育库,为新增地理标志奠定坚实基础,指导“利川红”“利川黄连”“利川山药”“忠路贡茶”重点地标提档升级,以链上效益体现品牌效应;助力“融合”品牌,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个坐标”定位(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清江源重要生态屏障、全国富硒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湖北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全国避暑康养胜地)为导向,以“六个一”名片(腾龙洞、鱼木寨、大水井、龙船调、水杉王、利川红)为杠杆,以“龙船水乡”“福宝山”等景区景点为支点,以优质民宿和网红打卡地为补充,实现“农旅”互融,推动“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市域经济;助力“湖北精品”,借鉴“星斗山·利川红”的经验启示,对标对表创造条件,推动“腾龙洞风景区”申报“湖北精品”,并建立申报储备库;助力“优势商标”,对照湖北省优势商标目录入选标准,优选生产经营状态良好的企业商标,参加“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在“优势商标”的增量上做文章。
以更新的机制,让发展更加安心。严格规范行政检查,扎实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通过编制事项清单、制定工作计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现场执法监督等方式,充分发挥“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效能,推动“综合查一次”工作机制常态长效落实,最大限度地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推进服务型执法,建立健全经营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特别是对新技术、新业态等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同时,积极采取宣传引导、信用承诺、行政提示、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加强对轻微违法行为的督促、引导和规范,全面保护和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效能。
勇立潮头敢为先,支点建设正当时。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场监管部门正向着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奋勇向前,在举措上勇于创新,在实效上突出企业有感,持续为市场主体提供有温度、有力度、有高度的发展环境,厚植企业发展壮大的“成长土壤”,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市场监管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浩然(湖北恩施)
责编:陈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