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规划引领开采文旅“富矿”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15:0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湖北文旅资源灿烂多姿、深厚兼蓄。2月1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专题研究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加强规划引领,加快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要发挥好规划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深挖、广掘文旅“富矿”。

文旅发展,规划先行,科学的规划能够为文旅发展找准定位、确立目标、描绘路径。2003年,成都从解决低洼棚户区老百姓的居住困境出发,开展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一开始便确立了向历史底蕴扎根,融合文化、旅游、商业,国企主导、政府扶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这样一条路径,创造性地把昔日“寻常百姓家”变成一张闪亮世界的巴蜀文化名片。像宽窄巷子这样经典文旅项目的大放异彩,充分体现了规划设计的远见,其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不可估量。科学规划是最大的效益,它能够撬动海量文旅资源。要用好规划手段,放眼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文旅产业设定目标,建立文旅项目的“成长坐标”,并定期对落实推进情况监测评估、及时修正,“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在城市更新中统筹好保护与发展,让现代城市与历史文化魅力“交相辉映”。人们有时会认为“规划”就是做大事,谈到规划引领文旅发展,就想到兴建文旅场所,“平地起高楼”、“日月换新天”。实际上,城市更新中的规划引领,很少是“破旧立新”,更多是去描绘“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图景。“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的襄阳是汉江流域重要的历史名城,襄阳在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时,摒弃了传统的“大拆大建”风格,从古城整体风貌保护、街巷格局修复等方面为古城“留根脉、增气质、提品位”,打造了一个兼顾生态、文化的现代城市,让这座文脉绵长的古城“摇身一变”,成为知名文化旅游“打卡地”。在别人未曾设想的赛道上,保护一道墙、修复一扇窗、推开一扇门,这也是规划引领,能够催化文旅吸引力指数级增长。

以要素保障拓宽文旅资源边界,打造国际化文旅新名片。在无人角落独自美好的“绿水青山”,有了要素保障这双“发现美的眼睛”,就可以变成文旅资源的“金山银山”。位于武汉蔡甸的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水波浩荡、百鸟齐飞,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武汉不满足于仅仅留住好山好水好风光,而是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沉湖周边板块为沉湖国际小镇奠基,给予规划、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优先保障,将湿地保护修复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打造集会展、康养、创意、安居为一体的文旅“金字招牌”。武汉东湖风景区在鼓架山片区这一城市中心的“原初地带”引入了阿那亚项目,通过积极给予土地政策支持、高效推进基础设施改造等努力,盘活了一片“荒山野水”、“穷乡僻壤”。这里未来将成为国际知名的文旅策源地,将以最新、最“潮”、最高端的文旅项目助力提升支点建设文化影响力。以高水平要素保障引导传统“风景区”转型升级、推动业态融合,这也是规划引领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考察湖北时强调,湖北要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牢记殷殷嘱托,强化使命担当,打好规划引领这张“王牌”,把湖北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知音”将在湖北更好“遇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紫陌(湖北武汉)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