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以创新平台激活江汉人才“强磁场”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20:4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2月18日的武汉组织部长会议上,郭元强书记强调“要加快培养集聚急需紧缺人才”以及“为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华搭建舞台”这两个重要论述。

在武汉市及江汉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不仅可以起到“筑巢引凤”的效果,吸引更多相关急需紧缺人才的集聚,同时在良好的创新平台上,人才能够不断试错、积累经验,提升知识水平,进而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这些成果的产出,又将进一步吸引地方人才汇聚,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结合江汉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帮助我区人才搭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舞台”进而“加快培养集聚急需紧缺人才”。

激活重点民营企业创新平台“引擎动力”。我区当前的技术研发平台中,民营企业研发机构占比超过半数。然而,这些研发平台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研发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但同时也展现出较高的增长潜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平台已涉足我区重点发展的细分产业领域,例如武汉通联路桥机械技术有限公司,其业务范畴归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此,江汉区可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对接项目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等服务,推动其向更高层级的创新平台迈进。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汇聚我区,开展前沿性技术研究与创新实践;另一方面,也将有力带动我区民营科技企业和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铺就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目前,我区已建设多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但尚未形成集聚效应。与此同时,我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可依托“先投后股”项目资金支持,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行精准投资。在投资过程中,应注重打造“概念验证—中试放大—产业落地”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平台协同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加快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通过出台高层次经理人引进管理办法、增强技术经理人培育力度等工作,充实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储备,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加快营造垂直孵化“生态圈”。近年来,随着全球创业热潮的兴起和政府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我国孵化器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孵化器行业的发展现状呈现出专业化、服务创新化的趋势。作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力工具,打造垂直孵化器能够有效加速某一细分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进而在区域范围内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生态,为构建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打下坚实基础。而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我区也不乏一些高质量的市场化专业孵化团队,可以尝试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合作运营孵化空间,并将我区相关资源交由上述团队进行经营管理,在全区范围内打造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垂直孵化载体,营造良好的垂直孵化“生态圈”。

在以创新平台激活人才生态的探索中,为重点民营企业赋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垂直孵化生态营造这三个路径,本质上也是在说人才与产业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既要“以才兴产”,还要做到“以产聚才”“产才融合”,两者之间的共生关系需要更深层次的制度性支撑。毕竟,真正的人才集聚平台,不仅仅是可量化的人才数据相关指标,更区域在于能否培育出滋养创新种子的深层土壤——那里既有容错的湿度,也有竞争的温度,更要有让不同根系交错共生和向上生长的空间维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金辉(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