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十六载义务摆渡,渡人亦渡心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2日22:2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荆楚网对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西北口渡口摆渡人、“湖北好人” 李作玉的先进事迹报道,如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社会中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强烈反响。十六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然而对李作玉而言,这却是他用坚守与奉献书写动人篇章的漫长时光。他的义务摆渡之举,无论是 “幸福 999”,还是 “爱心快递船”,看似平凡日常,实则蕴含非凡价值与力量,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人性的璀璨光辉。

究竟何为 “摆渡人”?回溯往昔,在河流渡口,常见摆渡船只往来,船夫摇着橹,一趟又一趟将行人送往对岸。行人奔赴各自前程,而摆渡人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渡口,目送一拨又一拨来客远去。

李作玉堪称一位技术精湛且心怀大爱的 “摆渡人”。十六年来,他驾驶渡船安全行驶 22 万公里,摆渡 30 万人次,缔造零事故的佳绩。这背后,是他以近乎 “逆行” 的姿态,默默坚守在渡口。寒来暑往,四季更迭,风雨从未阻挡他的脚步,免费接送过往行人,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这份坚持,源于他对他人无私的关爱,源于他对社会沉甸甸的责任担当,更源于他对善良与正义矢志不渝的执着坚守。他曾深情表示,做好服务群众的 “摆渡人”,就是要与群众同坐一条船、同怀一条心,将百姓的冷暖视作自己的冷暖,把百姓的笑颜当作自己最大的欣慰,矢志不渝做一个热忱、质朴、无悔的 “摆渡人”。

义务摆渡,渡的不仅是出行难题,更是在拉近人心的距离。那小小的渡船,宛如一座流动的温暖港湾,在这里,没有冷漠与疏离,只有温暖与互助。每一次接送乘客,都是一次心与心的真诚交流,都是一次爱的无声传递。它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快节奏的世界里,真切看到人与人之间依然留存着纯真情感,依然存在着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这种奉献,不仅解决了人们出行的实际困扰,更在悄无声息中,慢慢修复着社会因忙碌而滋生的冷漠,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李作玉的坚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自古便崇尚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而他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些传统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他以一己之力,生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有力传播者。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的伟大之处,看到了普通个体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同样能够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在为这位义务摆渡人点赞之余,我们更应深入思考,如何让这种奉献精神在更广阔的天地传播与弘扬。政府与社会理应给予这些无私奉献者更多关注与支持,通过表彰奖励、广泛宣传报道等方式,让他们的事迹为更多人知晓,激励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关爱他人之心,多一份无私奉献之举,让助人为乐从一种偶尔为之的善举,逐渐演变成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成为社会的主流风尚。

十六载义务摆渡,渡的是滔滔江水,暖的是百姓人心。李作玉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好,也让我们对社会的未来满怀希望。愿这种坚守与奉献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的社会在这份温暖与美好的照耀下,变得愈发温暖、愈发美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克思(湖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