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荆楚大地春色新,乡村振兴风正劲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4日15:2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春潮涌动千帆竞,荆楚大地奋楫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重磅发布,为新时代“三农”工作锚定航向、擘画蓝图。在湖北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王忠林“新春第一会”讲话精神、聚力建设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关键节点,这份纲领性文件既是对“国之大者”的坚定回应,更是对荆楚儿女“强农有我”的冲锋号令。

筑牢粮安基石,激活改革动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央一号文件将“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置于首位,强调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农业科技协同攻关,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与省委书记王忠林“强化支点意识,推进整体提升”的要求一脉相承。湖北作为农业大省,既要守牢“江汉粮仓”,更要以科技创新点燃农业新质生产力——从生物育种产业化到智慧农业场景拓展,从“南繁硅谷”技术攻坚到农机装备迭代升级,荆楚大地当以“科技长板”破解“增产天花板”,让“中国碗”盛满更多“湖北粮”。

壮大县域经济,厚植富民根基。“县域强则国家富”。乡村振兴,产业为要。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求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王忠林书记强调“推动支点建设取得实效”,正需以县域为战场,激活城乡融合“一盘棋”。湖北当深挖“一县一业”特色,让潜江小龙虾、秭归脐橙等“金字招牌”插上电商翅膀;更要以“以工代赈”“数字乡村”等政策为抓手,让农民在家门口端稳“金饭碗”。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提出的“擦亮品牌、推动合作落地见效”,恰为产业振兴注入民主党派智慧。

夯实治理根基,凝聚振兴合力。“郡县治则天下安”。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文件明确“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治形式主义”,要求完善基层监督体系、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这与王忠林书记“为基层减负”“大兴调查研究”的指示形成共振。湖北当以“共同缔造”理念创新治理模式,让“红色引擎”引领“绿色蝶变”——既要用好“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力量,也要以“村务公开”“民主议事”激发农民主体意识,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群众敢首创”的春风吹遍田野。

扛牢政治责任,续写荆楚答卷。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文件三次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五级书记抓振兴、健全长效机制。湖北作为农业大省,更需以“支点担当”践行“国之大者”——既要压实“一把手”责任链条,把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作为“硬标尺”;也要发扬“四下基层”作风,推动政策带着泥土味、举措透着民生情。正如长江产业集团“奋斗模式”所彰显的,唯有政企同心、干群同向,才能让改革红利化作田间地头的丰收笑颜。

风起江汉,潮涌楚天。站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历史关口,荆楚儿女当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南,牢记省委书记王忠林“勇担战略使命”的嘱托,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勠力攻坚,以“湖北之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基垒土,让希望的田野绽放新时代的璀璨芳华!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翟朝伟(枣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