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五峰“00后”大学生关业勤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故事引发社会关注。这位临床医学院学子在父母关店7天的全程陪伴下,用266毫升“生命种子”为陌生患者点燃重生希望。这场跨越山海的爱心接力,不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更折射出家风传承与社会公益共振的深层价值。
“能够救人,值了!”关业勤朴素的话语背后,是一个青年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作为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学生,他深知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十万分之一,这份“生命彩票”的珍贵。从2022年加入中华骨髓库到2024年配型成功,他用两年时间完成从医学生到生命使者的蜕变。捐献前坚持规律作息、加强锻炼,以最优状态完成采集,更体现其将医学信仰融入实践的专业态度。在“躺平”“佛系”等标签盛行的舆论场中,这位00后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硬核青春”——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最该“出圈”的精神品质。
“平步鞋店”歇业的7天,成为这个家庭最闪耀的公益勋章。关业勤父母作为累计献血15次、6000毫升的“公益夫妻”,用十余年善行浇灌出爱心的种子。当儿子面临人生重要抉择时,他们以“升级版献血”的科普消除疑虑,更以关店陪伴的实际支持完成爱心接力。这种“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育智慧,让公益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象为家庭餐桌上的话题、成长路上的同行。从父亲安装宽带走乡串户的奔波,到母亲守店时的点滴奉献,这个普通家庭用“微光”照亮他人的同时,也构建起代际传递的价值坐标系——利他精神才是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关业勤成为全国第1941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个数字本身便具有象征意义。当“独生子女家庭冒险捐髓”“店铺经济损失”等现实考量与生命至上的价值观碰撞时,这个家庭的选择犹如投石入水,激荡起层层社会涟漪。其母校湖北科技学院将其事迹纳入思政教育案例,咸安区红十字会开展专项慰问,媒体矩阵式传播引发年轻人“我可以成为下一个吗”的思考......这些连锁反应印证:个体的善行一旦与时代精神同频,就能催生“蒲公英效应”,让爱心在更广袤的土地生根。
在五峰到武汉的300公里路途上,关业勤一家用行动丈量出生命的宽度。这场爱心接力中,我们既看到青年将职业理想升华为生命关怀的成长轨迹,也感受到普通家庭用日常坚守书写大爱的精神图谱,更触摸到社会文明水位在点滴善行中的持续抬升。当越来越多“关业勤”以专业素养守护生命,当更多“平步鞋店”愿为公益按下暂停键,我们便能在人间烟火中,看见一个民族向善而行的磅礴力量。这或许就是文明传承最生动的注脚:生命温暖生命,微光点亮微光,终将汇聚成照亮时代的璀璨星河。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苏远阳(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