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下好“真功夫”推动民营经济浪潮奔涌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5日16:3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大势所趋、题中之义。我们需激荡创新思维,立稳“基本点”、突破“瓶颈期”、释放“新活力”,让民营企业发展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立稳政治引领“基本点”,使民营经济“根基稳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从勇立改革开放浪潮潮头的深圳、广州,到开创苏南模式的苏州,再到蓬勃发展电商经济的杭州,正是得益于政府的有力扶持、政策的精准支持,凭借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城市崛起,实现全国领先。如今,新征程已然开启,民营经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必须立稳政治引领“基本点”,全面释放民营企业的内在潜能。在优化政务服务方面,要以“减”促“优”,着力塑造更加良好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在完善政策扶持方面,要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让企业切实享受到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使其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燎原星火”,不断推动改革事业向前发展。

突破“瓶颈期”,助民营经济“策马奔腾”。“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改革的本质就是破旧立新,淘汰旧产能,迎来新发展机遇。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民营经济主体也在积极从食品饮料、农业、消费电子、汽车制造等传统领域,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3%、18.1%,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5.6%、14.2%,这些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领域正不断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深化发展。时代发展浪潮奔涌向前,民营经济正处于破旧立新的关键转折期。我们要提前做好“腾笼换鸟”的充分准备,牢牢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创新“先手棋”。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各地人才高地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政策惠企服务方式,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稳步实现转型升级。

释放“新活力”,让民营经济“源泉奔涌”。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第一动力,更是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已成为振兴乡村经济、丰富服务供给、提振产业效能的主力军。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时代趋势紧密相连,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搭建开放平台、构筑广阔舞台,为民营经济对接海外市场提供坚实保障;同时,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一步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企业发展“独木难成林”,唯有在更大程度、更深层次上开展协同发展,才能激活民营企业发展的“满池春水”。相关部门应持续下好“真功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民营经济浪潮持续奔涌向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武汉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