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是落实党中央“大力提振消费”战略的具体部署。在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的背景下,该方案将通过系统化制度设计优化消费环境,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消费环境是恢复扩大消费的重要支撑。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范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而此次《行动方案》紧随其后,从消费环境入手,提出十九项具体行动,旨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明确市场主体责任和消费环境优化路径。由此可见,随着《行动方案》的落实落地,消费环境“再优化”,必将有力激发消费潜能,充分释放内需潜力,让消费“主引擎”不断为经济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回顾2024年,从年初到年尾,一系列消费政策组合拳、优化消费环境举措为消费市场带来了活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落地生效,带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比2023年增长3.5%;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2个百分点,有力的支撑了全年经济增长。但消费环境建设也面临着新挑战:电商直播虚假宣传、预付式消费纠纷、智能设备数据安全等新型消费风险频发,消费者成本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行动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消费治理进入系统化、精细化新阶段。
然而,消费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消费环境工作千头万绪,既不能打“乱拳”,也不能“大水漫灌”,需要系统发力,久久为功,以五大行动为抓手,用三年时间为更优消费环境舔砖加瓦,积沙成塔。
首先,优化消费环境,必须筑牢消费安全防线,完善全链条监管。建议监管部门聚焦消费集中的企业、行业、区域,培育一大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餐饮和放心景区,不断提升线下无理由退货的覆盖面和兑现率;要引导企业诚信合规经营,畅通群众举报维权渠道,提高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先行和解率,推动消费投诉公示从线上向线下延伸;要挥出“铁拳”,重点查处售后推诿、虚假承诺、霸王条款等问题,推动预付式消费领域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全面整合制定统一的消费品“三包”制度,加强服务消费领域的示范合同制定、质量监测、标准制修订和认证制度建设。
其次,优化消费环境,必须创新消费场景供给,培育增长新动能。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老百姓消费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建议市场主体不断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在重点消费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开发挖掘新产品、新服务,丰富消费供给,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满足多层次消费体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让促销活动更有趣味性、互动性、科技性;促进文化、时尚、休闲等业态有机融合,打造全新体验;相关商圈、大型商场可将“国潮”艺术节、动漫艺术展、非遗体验、民俗演艺等活动巧妙融入节日消费中,满足多层次消费体验,最大限度打开群众愿消费的“十指”开关。
最后,优化消费环境,必须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落脚点,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比如,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提高消费供给质量;形成多点支撑的消费新格局,让政策措施有效,发展有潜力,相关部门可联合出台政策,让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势头更强、范围更广、更有后劲。长远来说,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当前,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8%,较发达国家(80%左右)仍有提升空间。随着《行动方案》落地,预计到2027年将带动消费市场规模突破60万亿元。期待各地各部门将《行动方案》变为“任务书”“施工图”“时间表”,加力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让“内需马车”多拉快跑,不断增强“稳”的定力、积蓄“新”的动力,最终汇集成经济发展“进”的力量,推动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湖北宜昌)
责编:陈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