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举行的全省教育大会强调,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与现代教育规律,全力守护青少年快乐读书、健康成长。春季学期以来,多地纷纷将中小学课间活动时长增加到15分钟。义务教育是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础,要以课间时间延长为抓手,助力中小学生健康阳光成长、全面发展成才,以下一代“满分成长”厚植人才强省根本,为支点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延长课间时间,是对中小学生成长“痛点”的积极回应。10分钟的课间,有时刚走到操场铃声就响了、卫生间还没有排到就上课了,“来不及”“赶不上”就像两把悬在孩子们头上的利剑,将他们牢牢限制在教室里。不能到室外变换视野、跑跳嬉戏,“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温室里不接受风吹日晒,“小豆芽”“小焦虑”也让家长、老师倍感烦恼困扰。有了更长的课间,孩子们就能够走出教室进行体育活动,晒晒太阳、吹吹风、出出汗,拥有更健康的体魄;就可以在活动中增进小伙伴间的交流,建立起“兄弟情”“闺蜜情”,不仅排解成长的烦恼,更会成为一生珍视的财富。
更长的课间时间,有利于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课间休息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是时间维度的“一小步”,但却是“五育”延展的一大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的最好回答。更长的课间鼓励了孩子们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这是对“体育”的实践。更长的课间赋予孩子们时间上的“闲暇感”和精神上的“松弛感”,让他们能够从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中汲取养分,从而为心灵注入生动的童趣、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这是“美育”的摇篮。课间活动也能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这是“德育”的题中之义。体育、美育发展也将和德育相互促进,托举孩子们成长为“大写的人”。
呵护孩子们成长需要更多好政策与“课间15分钟”相配合。中央层面要求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多个省市也已行动起来,广东等地区提出要推广“每天一节体育课”,湖北多地也将大课间延长到30-45分钟。要通过把“请病假”的体音美老师“请回来”,提高德育、劳动等课程时长、权重,组织丰富的校园比赛和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书包轻一点、脚步快一点,“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要培育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这一共识,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营造良好立德树人氛围。此外,还要在安全保障上花真心思、下实功夫,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要确保校园文体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课间15分钟”只是一扇小窗,从中却可瞥见受教育者和教育事业更为光明宽广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就让我们从“课间15分钟”开始,学会对孩子们正确、适度的爱,让我们的下一代不只会交出满分的考卷,更能够享受满分的成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紫陌(湖北武汉)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