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让AI成为干部素质提升的“加速器”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7日17:2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期,全国多地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平台的举措,迅速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成都、郑州、佛山等众多城市的政府部门纷纷行动起来,通过举办DeepSeek专题培训班,展现出对新技术学习的积极态度与主动作为。就在AI大模型技术的不断涌现之际,也恰逢湖北省委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对“干部素质提升年”作出部署,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作为一名新时代基层干部,如何准确把握AI技术的本质,科学高效地运用AI手段,并将其有效转化为促进我们自身素质与能力全面提升的“加速器”,成为我们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积极承担时代赋予使命的关键课题。这不仅是对我们认知视野的拓宽,更是对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深刻考验。

以AI为梯,拓宽全局视野。基层干部虽然无需在顶层设计的深度探索上倾注过多精力,但是要精准把握上级部门及领导的指导方针,同时,还要在各自职责范畴内开展周密的思考与规划,而这一过程要求我们超越局部视角,跃升至统筹全局的战略高度。以无锡市采用DeepSeek-R1 671B全尺寸模型为例,该模型为企业提供了涵盖政策咨询、业务处理、问题反馈等多元化服务,更深刻地揭示了AI大模型背后蕴含的核心能力不是单一检索功能的范畴,而是包含了知识融合、知识增强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形成的文本信息分析功能。借鉴此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我们基层干部也可以借助AI技术中强大的文本技术分析功能,从多个政策文件、指示精神和零散信息中抽丝剥茧,提炼出贴合自身工作领域的系统化认知框架。这不仅能够促进政策理解的深度与广度,还能有效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效率,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以AI为刃,磨砺实战能力。基层工作的琐碎性与复杂性,迫切要求干部必须从“事务型”到“思考型”“业务型”“担当型”转变。在此过程中,AI可在其中发挥较为关键的作用,首先,AI作为解放生产力的“减负者”,学会运用AI技术能够减轻我们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并摆脱重复性劳动的束缚,释放出宝贵的创造力。深圳福田通过“AI招商助手”,将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公文写作的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这些技术革新所释放的人力资源得以重新配置到矛盾调解、政策创新等更具价值的工作领域,从而促进了干部工作效能的显著提升。同时,AI还能充当模拟实战的“训练场”,通过其强大的场景模拟功能,为干部提供了宝贵的“沙盘推演”机会。例如南京市的垂直领域应急管理政务大模型——“宁安晴”,能够从政务、舆情数据及自然灾害普查数据中,实现从风险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能够帮助干部在虚拟环境中不断锤炼应急决策能力,还有效降低了试错成本,提升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以AI为师,提升专业素养。在《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方案》中,特别提到了要“加强重点领域业务骨干专业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干部的专业化能力是高素质干部的必备要求,而AI技术则可以成为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助推器”。例如通过分析我们日常工作的数据,AI可以实时反馈我们工作中的能力短板,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跨学科知识库,实现了学习资源的“精准滴灌”,填补了传统“大水漫灌”式培训的不足,为干部自我提升提供相关指导。

当然,在人与AI技术的共生当下,我们要追求一名干部所做的工作本真。《士兵突击》里有一句话说:“武器终会耗尽,战争的根本仍是人与人的对抗”,恰为AI时代提供了深刻隐喻。深圳“数智员工”、南京市应急大模型等技术突破,背后映射的是干部群体的思维觉醒。作为新时代干部,我们在使用AI技术时,要避免陷入“AI依赖症”的泥潭中,应将其作为拓宽认知的“望远镜”,而非替代思考的“拐杖”。因为AI技术无论如何迭代,一名优秀的干部心中对于公平正义的坚守、对群众利益的维护、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永远是AI无法替代的。让AI去赋能思想、淬炼初心,方能在百年变局中,书写我们这代人的新答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金辉(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