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后,全国各条战线、各个行业迅速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自此,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62年转瞬即逝,学雷锋早已不再局限于3月5日这一天,雷锋精神跨越时空,在新时代愈发耀眼,成为镌刻在时代长河中的精神坐标,持续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以短暂而璀璨的一生,深刻诠释了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他的事迹,并非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似涓涓细流,无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帮战友缝补衣服、为灾区慷慨解囊、在火车上悉心照顾乘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彰显出雷锋对人民的深厚热爱、对党绝对忠诚以及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向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
在新时代,雷锋精神为个体塑造高尚品格提供了清晰的指引。置身于物质丰富、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纷繁复杂的诱惑与挑战,而雷锋精神时刻提醒人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当人们怀揣一颗利他之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收获的不仅是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更是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升华。江苏江阴的殷斐然,生前每月坚持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即便生病也未曾中断,去世后家人又遵照她的遗愿将其遗体和角膜捐献,她以个体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奉献的意义,为他人带去希望与光明,也完成了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为践行雷锋精神的典范。
雷锋精神是促进社会和谐、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它倡导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团结协作,能够有效化解矛盾、消除隔阂,让社会洋溢着温暖与善意。在湖北通城,黑色轿车司机突发疾病失控,白车司机杜志军果断用车身顶住失控车辆,避免了更严重的事故发生;在四川成都大邑县斜江河,两名少年落水,休假消防员和热心群众纷纷跳水救援,岸上群众也积极帮忙,最终成功救起落水者。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每天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悄然上演,让人们看到,在关键时刻,总有无数践行雷锋精神的个体挺身而出,用爱与勇气守护着他人的生命与安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正能量,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雷锋精神更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齐心协力,需要整个民族都具备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担当精神。雷锋的“钉子精神”,激励着科研工作者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为了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三十年隐姓埋名,甘做幕后英雄。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他带领团队突破重重难关,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深海铸剑”梦。他用一生诠释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正是雷锋精神在国家科研领域的生动体现,为国家的国防安全与科技进步奠定坚实基础。雷锋的敬业奉献精神,鼓舞着基层干部扎根一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九十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将300万元积蓄捐赠给母校,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自己却过着极为节俭的生活;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几十年,不顾病痛,创办免费女高,托起山区女孩的求学梦。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推动民族复兴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雷锋精神的弘扬,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它就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给老人让个座、为贫困地区孩子捐赠书籍、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也可以在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努力创造一流业绩。每一个微小的善举,每一次真诚的付出,都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灯塔,照亮社会前行的道路;是不朽的丰碑,铭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雷锋为榜样,将雷锋精神融入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化作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行动,让它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县委政法委“清江剑”团队负责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