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功成没入人海中,转身犹作守护人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2日19:20 来源: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十五年前的一个平凡正午,滚滚江水边,声声求救入耳,正在马家寨乡码头调度车辆的退伍军人廖祥华,朝着呼救声的方向百米冲刺,来不及多想便奋力一跃,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托举起一条年轻的落水生命,改写了一个家庭的命运。六月天的江水依旧冰凉,但浇不灭他见义勇为的热心,更无法冷却人们对平凡英雄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长江的汹涌澎湃、奔流不息孕育了江边儿女义薄云天、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荆楚好汉从不畏惧“银山拍天浪”,天生就有着一腔为国为民、敢为人先的胆气与豪迈。谈及见义勇为事迹,廖祥华眼中透着坚毅的光芒,那是来自他光荣身份的底气,“我是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刻在我骨子里的,救人第一!”洪亮的声音振聋发聩,穿透了他身边每一位党员群众的心。2月25日,“走近身边的勇士”回访活动调研组来到江陵县马家寨乡,那位落水被救的四年级小学生已长大成人,就职于当地企业,他在岗位上的发光发热、在生活中的谈笑风生,是见义勇为行为最美的印迹、最动听的回响。时隔十五年的今天,被救儿童的爷爷仍几近哽咽着表达老一辈人的感恩之心:“如果不是廖同志,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廖祥华的同事也纷纷表示要以此为榜样,见义勇为的种子早已深埋发芽开花。

以天下心,行桑梓事。如今,本在外事业有成的廖祥华回到家乡江陵县马家寨乡担任马市村村党支部书记一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在他的肩上更多了一份担当。就在去年11月17日清晨,廖书记接到一通群众紧急来电:“有三轮车侧翻到南北支渠沟里了,好像还有人!”廖书记心急如焚,胡乱穿上外套便往事发地奔去,只见三轮车实实地压在一位昏迷不醒的老人身上。他旋即跳进沟渠,顾不得沟水刺骨,在湿软的泥土中一边尽力保持平衡,一边小心翼翼地抱起老人,迅速报警求助,用衣袖细心擦拭掉老人口鼻处的污泥。正是这一“勇”一“细”重燃了年过八旬老人的生命之火。张贴在政府门口的感谢信诉说着道不尽的恩情:家母整夜未归寻未果,您的无私勇敢温暖了人心,共产党员的使命在这一刻得到具象化,见义勇为的精神将赓续传递!

百战黄沙心未改,长携肝胆向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一批批见义勇为、血性胆魄的荆楚豪杰用自身选择升华了一往无前、不畏艰险的长江文化:冲向火海的监利市审计局工作人员戴水文和市蓝天救援队队员叶四雄,用自己的身体搭建起生命阶梯,成功营救了8名群众。戴水文已经将“见义勇为”融入日常,多次参与溺水者营救、交通事故伤员转移等紧急任务‌。叶四雄作为蓝天救援队骨干,带队开展水域搜救、山地失踪人员搜寻等专业化救援行动,累计参与公益救援50余次‌。‌褪去勋章铸铠甲,转身犹作守护人。当每一次挺身而出都化作千万人的底气,善行便不再只是历史的切片,而成为流动在时代血脉中的璀璨星河。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这是英雄的城市,大江东去,浪淘尽,镌刻下见义勇为的动人诗篇;江山如画,荆楚多少义勇豪杰,功成后转身没入人海,绘就出最伟大的历史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天然(荆州市江陵县马家寨乡青安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责编:周光洁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