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热”雪湖北,“冷资源”何以撬动“热消费”?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7日19:5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各地因时因地丰富冰雪场地和消费产品供给。在刚刚过去的冬季,不少群众走进湖北场馆场地,感受南方冰雪带来的乐趣。

当“北冰南移,北雪南展”战略遇上荆楚儿女的破冰勇气,冰雪运动,在湖北从无到有,从刚刚起步到迅猛发展,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冰雪奇迹。2024年,湖北冰雪季接待量突破2000万人次,相当于每天有5.5万人在湖北“追雪”;根据《湖北省冰雪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湖北计划实现冰雪产业总规模‌260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更预示着冰雪经济作为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

全国大众冰雪季、中国青少年滑雪大奖赛(南方赛区)等高水平赛事走进湖北,室内冰雪场馆规模全国领先,各类群众性冰雪活动层出不穷,冰雪运动也“飘”进校园,‌7所中小学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12条2024—2025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中,“知音湖北·南国冰雪”成为南方唯一上榜线路。

与东北等地相比,湖北并无天然雪场优势,冰雪产业何以保持蓬勃气象,书写南方省份发展冰雪经济的鲜活范本?

依托长江经济带的区位和交通枢纽地位,湖北因地制宜创新冰雪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其与文化、体育、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成功解锁冰雪运动的N种玩法,让冰雪经济焕发出无限活力。省内30多个冰雪旅游主题景区各有特色,武汉、宜昌利用室内冰雪场馆打造“都市冰雪生活圈”,推出亲子滑雪课程、冰雪主题乐园等轻量化产品,冰雪运动从“冬季限定”到“四季常青”;在恩施绿葱坡滑雪场,土家歌手唱出了土家儿女的冰雪热情,“冰雪+A级景区”“冰雪+民俗体验”“冰雪+美食节”等多元组合式滑雪旅游线路赢得市场高度认可;武汉“长江冰雪嘉年华”将冰雕艺术展与灯光秀结合,单届活动吸引游客几十万人次;襄阳唐城影视基地打造的“盛唐冰雪夜游”,再现《长安十二时辰》的冰雪盛景。差异化布局既降低了冰雪体验门槛,又避免了与传统冰雪大省的竞争内卷,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南方冰雪名片。

冰雪经济不止于“门票经济”,也是湖北取胜的关键。依托科技优势,湖北积极推动智能滑雪板、可穿戴设备等冰雪装备研发制造,鄂旅投联合高校成立冰雪装备研发中心,本土企业生产的滑雪板已进入全国30多个雪场,冰雪消费市场正向产业创新高地跃迁。

从神农架的雪道飞驰到武汉都市圈的冰场蹁跹,从冰雪装备的湖北智造到冰雪文化的创新表达,湖北将冰雪产业融入城市肌理与百姓生活,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独特体验,书写了以“冷资源”驱动“热消费”的南方范本。冰雪产业作为湖北“十四五”规划的支柱产业之一,相信在将来,我国冰雪体育蓝图上,会有更多湖北元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兰岚(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